□ 李亚楠
2017年9月,河南提出处置千家“僵尸企业”的国企改革“总攻战”。截至目前,河南实际完成“僵尸企业”处置1123户,超预期完成任务,为河南全面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个一”工作法
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新华社记者从河南省国资委了解到,一年来,河南逐步形成了“六个一”工作法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即:建立了一个全省数据库、出台了一套政策意见、制定了一个推进方案、组成了一支专业团队、建立了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一个有力调度机制。
据河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按照省属、市县、省直三个层面,分别设立台账,建档入库,列明每户企业的资产、负债、人员、土地等情况,以及涉法涉诉、欠费欠税、或有风险等重点信息,实现了相关数据的动态化管理。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河南省形成了“僵尸企业”处置的合力。河南省高院对破产类“僵尸企业”做出安排部署,确保依法处置,人社部门协调解决社保待遇问题,国土部门协调解决土地过户问题,工商税务部门开通清算注销绿色通道,财政、审计、金融部门也在资金支持、债务清偿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河南省还专门研究制定方案,就“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主要采取的兼并重组、改制转让、清算注销、依法破产、盘活退困等5种处置方式,明确具体的处置完成标准和一般操作流程。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开遴选方式,确定了一批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服务团队,提供专业、高效服务。
一地一法一企一策
“僵尸企业”处置有成效
安阳市率先完成了该市12户“僵尸企业”处置的总任务。安阳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财政列支、平台筹资、债务置换等方式,破解了处置过程中面临的变现难、资金难、安置难等难题。
据介绍,安阳市从财政预算中安排1700多万元资金,同时,利用市国安公司托管平台和文旅集团,在短时间内筹资2.2亿元,用于解决“僵尸企业”破产资产变现和职工安置问题。截至今年6月,安阳市7户依法破产“僵尸企业”在册2231人中已安置1631人。
信阳市设立改革资金融资平台,对“僵尸企业”土地房产打包融资;驻马店、焦作等地积极筹集并拨付到位资金数亿元,确保职工安置补偿金到位;开封市对职工安置政策进行统一规范,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
平煤神马集团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对不同企业进行了分类处置。如,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3家企业,依法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对长年停产歇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制革厂等4家企业依法依规清算注销。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占省属企业的三分之一。他们按照解散注销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对外转让一批、放开搞活一批、破产清算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积极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破解共性难题
纵深推进国企改革
河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僵尸企业”的分类处置,盘活了资产,安置了职工,处置了风险,一批长期停产企业和壳企业实现了市场出清,一些长期困扰企业的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例如,河南全省“僵尸企业”涉及土地23.3万亩,经过处置目前已获收益27亿元。河南省煤层气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被托管后通过梳理涉案诉讼,重大诉讼风险得以缓解,恢复了生产经营,1000多名职工没有下岗。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已处置低效闲置资产175.6亿元,化解债务155.7亿元,清缴税款1.08亿元,清缴社保26.68亿元,安置职工5.84万人。
“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完成,为河南省国企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企整体效益大幅提升。今年1至8月,26户省管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累计实现利润86.9亿元,同比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