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光伏扶贫事业,自2016年以来创新推出了“贫困村光伏农场”精准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县垫资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后的光伏电站产权归贫困村集体所有,待项目并网后,贫困县再向政策性银行融资三年期的过桥贷款,偿还企业垫资建设资金。
中利创新的“贫困村光伏农场”实现了“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将组件支架抬高到4米以上,支架桩距跨度拓宽到10米,通过调整组件角度满足农作物75%的光照,实现了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农作物的大型机械化耕种。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各类无土栽培蔬菜、油用牡丹、航空芝麻、中草药及特色农业,大大提升了扶贫收益,增强了贫困村的造血脱贫能力。此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光伏农场打工,获得工资收益,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农业+就业”的20年稳定叠加收益。
同时,中利还以不超过每瓦8分钱的运维收费,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提供运维服务,保证20年稳定发电收益。
到2017年年底,中利已经累计和100多个贫困县签约,其中已经建设并网的项目已有43个。中利集团十分重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质量和项目造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全国光伏扶贫工作组副组长王柏兴始终强调:“必须确保光伏扶贫项目的质量,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做扶贫项目不能有‘发扶贫财’的念头,必须让贫困村得到高质量的电站,做到扶贫利益最大化,让社会认可才是我们的成功。”
从2016年开始,中利集团一直把扶贫项目控制在最低造价,将高度4米、宽度10米的农业光伏电站的造价控制在每瓦7块钱以下,并实现了全国公开统一招标,带动了整个光伏扶贫产业,降低了总体造价和项目成本,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赞扬。
中利集团计划到2020年之前要覆盖200个以上的贫困县,1.5万个以上的贫困村,帮助2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为国家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2018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光伏扶贫也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必定会通过不断的技术和模式创新,让“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