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统筹谋划 科学发展

安徽省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省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在旅游扶贫、智慧旅游、文明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安徽省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宣传,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灵璧县旅游管理局利用横幅、微信公众号、展板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项成果,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召开盛况,使全局职工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利用“灵璧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通过官方微信将新党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材料及时发布,要求党员干部关注学习;组织旅游行业宣传,召开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负责人会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学习。

灵璧县旅游管理局先后多次邀请县委党校老师为全体干部职工宣讲党的知识,使全体党员职工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看守所进行现场警示教育,认真自我剖析,进行心得体会交流;通过有奖问答方式,利用节假日和游客互动,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游客中形成学习的氛围和热潮。

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及学习,不仅提高了党员的理论水平,还促进了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景区景观质量和服务水平。旅游管理局驻村帮扶人员和贫困户包保联系人,在入户走访中宣传党的政策,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推脱贫目标早日实现。

抓好综治维稳工作

2018年以来,在灵璧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主题,以“重在建设、重在基层、重在共治、重在防范、重在打击”为导向,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全面夯实工作责任。灵璧县旅游管理局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任务。年初与各股室和涉旅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涉旅企业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综治工作,重在落实。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经营者素质。自年初以来,灵璧县旅游管理局对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进行《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专项培训5次,有效提升了涉旅企业经营者素质,广受群众好评。二是强化监督检查,促进长效机制。强化对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的监管,通过张贴《公告》、设立投诉电话等形式,对全县涉旅企业进行专人专管,有力促进了涉旅企业的合法经营。三是加大巡查力度,“平安创建”常抓不懈。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把“平安创建”工作与综治创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月”相关活动;协助辖区景区积极参与“平安景区”创建工作;联合市场监管局、消防队等部门对全县旅游市场进行执法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0余次,检查旅游景区、农家乐、旅行社等涉旅企业20余家。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

自年初以来,灵璧县旅游管理局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制定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开展旅游行业安全整治工作。

强化认识,加强管理。加强管理责任到人,与涉旅企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并进行定期的督促检查;成立全县旅游市场治理整顿领导小组,为实现旅游行业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月紧紧围绕“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活动主题,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推进旅游安全生产与日常工作融合管理,采取五项有力举措积极做好“旅游安全生产月”期间活动,确保旅游市场安全平稳。

落实好联合执法检查。依照《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全国食品安全有关规定,在重要节假日,对景区景点、旅行社、星级饭店、农家乐等20余家涉旅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从预防下手,确保全县旅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全面推动旅游扶贫

——旅游景区带动脱贫攻坚。打破原有单一的景区经营模式,不断拓展完善功能,实现“一园多用”的综合效益;实施重点景区项目带动工程,充分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灵璧县现代农业博览园通过提档升级,不断完善产品,带动近百户农民生产售卖特色旅游商品等,实现旅游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虞姬文化园与果蔬采摘基地联合,通过“景区+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约100户农户在农博园种植草莓、油桃等作物,每户平均增收5万元。

——重点村带动脱贫攻坚。灵璧县政府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制定并印发了《灵璧县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提出到2020年高标准建设灵璧县9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

通过创建乡村旅游品牌、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销售旅游土特产商品等多种形式,2017年带动本地区贫困人口1841人。

——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结合灵璧旅游实际,制定《灵璧县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实施意见》,全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对灵城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冯庙镇、虞姬乡等旅游乡镇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引导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参与合作社等方式享受旅游扶贫红利。同时,通过引导农户发展传统农家乐、民宿,提高农民种植业、养殖业资源的附加值。2017年,灵璧县成功创建1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全县有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2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7年,灵璧县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2.6亿元,年接待游客量495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5.8亿元,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12个,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

——示范点带动脱贫攻坚。张培,灵璧县虞姬乡人,2013年返乡创建浩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80万元,在4个村建设日光温室大棚62个,占地680亩。合作社主要从事西红柿、千禧小番茄、黄瓜、葡萄、草莓等果蔬种植,2017年产值1200余万元,利润420余万元,带动83名贫困劳动力,为贫困户发放工资132.8万元。

一是创新入股机制,变“收益”为“股本”。合作社积极与贫困户对接,在农户自愿基础上,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已实现贫困户入股292户,入股资金277.1万元。

二是扶贫先扶智,注重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群众统一提供果蔬种子、农药、化肥等,并随时帮助贫困户解决不懂技术的难题。

三是创新产品销售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一方面,采取传统销售与电商平台相结合的销售方式,通过“一亩田”网站、手机APP,及时掌握全国果蔬价格信息,打开销售市场,将产品批量销售至一二线大城市,实现立体化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在县城周边设立扶贫大棚果蔬展示点进行直接销售,目前已设立8个,每个直销点雇佣2名贫困户,每人月收入不低于2400元。

四是立足地域特色,创建旅游扶贫新模式。浩园果蔬种植合作社立足灵璧“三元文化”,主动加入全县旅游“一卡通”项目,游客凭一张旅游套票就可以到大棚进行采摘。合作社充分利用景区优势,积极发展游园采摘和农事体验,着力打造“虞浩园”品牌,通过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合作社知名度与核心竞争力。

深化智慧旅游改革

自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县以来,灵璧县持续每年投入资金,建设智慧旅游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面贯彻落实2017年12月17日全县旅游业发展大会会议精神,2018年,灵璧县继续深化智慧旅游建设改革,在前期建设智慧旅游平台的基础上,继续过境短信平台建设,新增了景区VR视频、奇石文化园语音导播系统等项目。

经过智慧旅游的建设,提升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每个旅游消费环节中的附加值,旅游者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资讯、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消费支出等服务,极大改善了旅游体验。通过利用微信平台及官方网站的大力宣传,灵璧县各大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旅游收入也进一步增加。

开展文明旅游创建

灵璧县旅游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多次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201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8年以来,灵璧县旅游管理局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参与了省、市文明单位帮扶留守儿童捐赠活动,举办了导游讲解员培训大赛,开展了文明旅游道德讲堂,积极推荐上报宿州好人线索,不定期在景区内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宣传活动。此外,灵璧县旅游管理局还与县文明办联合开展“文明旅游随手拍”公益拍客大赛,倡导文明旅游,增强市民文明旅游意识,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今年,灵璧县旅游管理局实现了志愿者网上注册完成率100%。

(本版文图由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提供)

2018-09-07 安徽省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62.htm 1 统筹谋划 科学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