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海帝
□ 赵 明
记者近日从安徽合肥庐阳经开区获悉,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达28家,目前已经获批18家,高新技术企业助推庐阳经济再攀高峰。
新引入企业质量越来越高
庐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永宏在介绍上半年经济情况时表示,园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整合资源,加快“腾笼换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新局面。
经济发展,得看数据说话。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大、新、专投资项目累计完成1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4亿元,两项均超序时进度。目前,园区进出口30万美元以上企业18家,其中工业企业11家,有3家增速超过150%,工业企业外向发展也带动了园区进出口数据持续上升。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引入的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近3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直线上升,2015年~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8家、19家、19家。截至2017年底,园区累计高新技术企业46家,2018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达28家,目前已经获批数18家,第二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数20家。
服务企业方法越来越多
经济稳中向好,庐阳经济开发区是怎么做的?据胡永宏介绍,园区全力培育新产业。园区通过打造“育苗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条龙的科技创新培育链条,建成以IE果园为代表、涵盖创业五阶段服务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电子商务为方向的麦田众创空间,以空间设计为方向的冰利众创空间都是他们培育出来的。
他们依托合肥市首个区级产(创)业服务中心——庐阳区产(创)业服务中心,全程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各类手续;搜集各类政策并精准推送,帮助会员企业争取各项优惠政策扶持。
此外,园区还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好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原则,使园区成功引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百人计划”4人,合肥市“百人计划”3人,连续两年均有项目入选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腾笼换鸟’释放土地资源。园区不断探索低效土地清理方式,围绕‘退二进三’‘退二优二’等方式,陆续收回低效闲置用地200多亩,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胡永宏说,对于经营状况不太好的企业,鼓励企业自寻出路,并为发展存在困难的企业积极寻找合作对象。
发展举措越来越实
“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上下功夫,这是下半年工作重点。”胡永宏介绍说,园区将围绕大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四个主要方向,依托政府招商、校友招商、企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做好客商邀请、项目信息梳理跟踪等工作,确保项目信息渠道畅通、项目储备充足。同时,围绕“一园一品”建设思路,抓好双创品牌建设工作。
“除了对外做好招商引资,对内也将继续做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胡永宏表示,园区将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强对企业家转型升级类培训,扎实做好基础工作,邀请知名专家为企业做指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将选择重点企业开展转型升级示范,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两化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