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开雄
近日,新华社记者随国务院第十五督查组在山东进行“放管服”改革督查中了解到,山东省各部门和金融机构携手推出系列便利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和服务举措,以“几家抬”方式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些创新性做法得到越来越多小微企业认可和欢迎。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促银企合作
督查组在与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座谈中了解到,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原因。
由于缺少足够的信用信息,企业难贷款,银行贷款难。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建设了面向全省各级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台”。人民银行各级行与地方有关部门合作,利用平台主动推送省内各类企业融资需求给全省的银行及基层网点,变“被动等”为“主动选”。
2017年10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共同组织,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开通企业融资在线服务系统,并与融资平台实现业务对接,企业可在线提交融资服务申请,银企之间实现了“一键对接”。同时,依托数据共享,系统同步将企业的各类信息等一并提供给金融机构,为金融机构评估放贷提供科学参考。
“这个平台免费向银行和企业开放,企业可随时通过互联网提交融资需求,银行可以通过系统与企业实时进行融资对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系统上线以来,共收到企业融资申请4.2万次,发放贷款2万余次,累计5414亿元。其中,线上申请功能开通后,收到企业线上申请2814余次,发放贷款1750余次,累计411亿元。
“几家抬”送出金融政策“大礼包”
2018年以来,人行、财政、银监、中小企业局等几家部门一起抬,在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集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硬骨头”。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创新再贴现“微票通”操作模式,单户签票金额500万元以下的小微票据实现了见票即贴;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利息负担累计可减轻2200万元。
各国有商业银行也普遍将小微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下调0.25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山东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5个百分点。
山东省财政厅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财政贴息补助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到中小微企业,年度贴息最高额度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开展专利权“政银保”融资试点,对企业专利权质押保险保费按60%的标准给予补贴。
针对很多小微企业不知道、不了解、不会用金融产品的情况,山东省还组建了“金融服务顾问团”,通过“行长走厂长”的方式,深入小微企业,“一对一”为600余家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700余家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现实问题。
银行个性化服务 与小微企业共成长
8月26日,督查组一行到济南高新区实地走访企业,进一步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华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强向督查组表示,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济南高新区重点扶持的瞪羚企业,也是典型的小微企业,虽然业务前景很好,公司诚信度很高,但之前由于缺少抵质押品,很难拿到银行贷款。
随着五部委联合推动改进小微金融服务的文件出台,公司在融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多家银行主动找到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济南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与公司主动对接,帮助联系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贷款。
“像华戎公司这样的企业很多,也是我们营销和服务的蓝海。”齐鲁银行副行长葛萍表示,这两年国家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好政策对银行的激励作用很明显,齐鲁银行也正在进行信贷流程再造,探索政策可落地、经验可推广、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缺乏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具体表现就是缺少真正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个性化信贷产品。”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而这也是未来银行业差异化竞争的着力点,有利于金融机构打造个性化品牌,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