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报刊应带头推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

——谈谈做好报刊审读工作的几点体会

□ 白育红

近年来,我国报刊出版事业发展迅速,各级各类报刊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报刊刊发了一些导向有问题、格调低俗、报道失实、虚假违法广告等社会影响不好的内容,有的报刊文字差错率太高。

由于报刊是靠“白纸黑字”来传递信息的,差错一旦造成,想改都来不及。所以,要堵住差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报纸印刷前努力把一切差错都消除掉。宣传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重大问题上宣传口径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规范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净化报刊文字环境,报刊应带头推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经常提笔忘字、写错字或别字,再加上网络语言的出现,许多人更是不知汉字如何正确书写,因此,推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应避免出现两类错误

审读是处在发排后、印制前的质量把关环节,是保障文字正确的最后一个把关口,其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在质量。因此,在审读工作中,要避免出现以下两种错误。

一是避免出现带有政治色彩的一些错误。例如:“报社记者给全国31个省的劳模打电话录下他们代表本省几十万、几百万职工为奥运加油的声音。”

“全国31个省”的说法是极不恰当的。31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2个省、5个民族自治区、4个中央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称“全国31个省”是错误的,尤其是把5个民族自治区也包括在省里面是很不应该的。把民族自治区称作“省”,这是不讲政治的表现。

二是避免出现知识性差错。例如:“1月底,墨尔本大学的麦克高教授被首相卢克文和教育部长朱丽娅·基尔拉德任命为国家课程委员会主席。”

澳大利亚没有首相,有总理;总理是陆克文,而不是卢克文。陆克文是个“中国通”,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叫陆克文,把他的名字改成“卢克文”,这是不妥的。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叫总统、叫首相、叫总理,需要有点知识,否则就会闹笑话。

又比如:地方上称“人大主任”,少了“常委会”3个字也是不对的。全国的称“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地方上称“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只有乡镇一级的人大没有常委会,其领导称“主席”),这也是知识,不应搞错。

容易写错用错的字和词语

在报刊上,文字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类:错字或别字、词语、病句、书写格式不标准,不规范主要出现在数字、计量单位、标点、加注等地方。

容易写错、用错的字。“的、地、得”不加区分,随意用、乱用。例1: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会杨世滨在参观了新源发商城后给予了很高地评价。在此句中,将“的”错用成“地”。例2:这几年该项指标提高的很快。在此句中,将“得”错用成“的”。

容易写错、用错的词语。1.将“通信”错用成“通讯”,例如:通讯光缆、电子通讯技术、通讯设施。只在表示新闻报道的文章时,用“通讯”,不用“通信”。

2.将“诞辰”错用成“诞生”,例如: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诞辰”是名词,指生日。“诞生”是动词,指出生。可说“诞生110周年”、 “110周年诞辰”,不说“诞辰110周年”。

3.将“亟须”错用成“亟需”,例如:亟需加强资源整合。在构词上,“亟”与“须”构成词,而不与“需”构成词。

4.将“急需”错用成“急须”,例如:这是我们的急须物资。在构词上, “急”与“需”构成词,而不与“须”构成词。

5.将“其间”错用成“期间”,例如: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从1956年10月创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光辉历程,期间,航天科技工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在此句中,“其间”当中的“其”字与前面表示时间的词语相呼应,一般不需要其他词语的修饰。“期间”则不能单独使用,前面须加限制词,如“春节放假期间”“十一长假期间”“暑假期间”等。

6.将“登录”错用成“登陆”,例如:登陆www.sina.com。“登陆”是指渡过水域(江、河、湖、海)登上陆地或商品打入某一市场。“登录”是现代电子计算机用词,指用户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以获取某种信息或资料(文、图、表等)。

7.将“账”错用成“帐”,例如:帐号/帐务处理/资金实时到帐。只在表示材料材质时,例如:帐篷/蚊帐,用“帐”,不用“账”。

8.将“截至”错用成“截止”,例如:截止2013年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4630个。

9.“考问”错用成“拷问”,例如:小小垃圾箱拷问市民大素质。“拷问”,即拷打审问,多指用刑逼供。

10.“他任安平县县委常委”应是“他任安平县委常委”,“安平县委”是“中国共产党安平县委员会”的简称,全称中只有一个“县”字,简称时不应多一个“县”字。

11.再掀新高潮,有“再”,后面就不应该用“新”字。

12.“画面中”应为“画面上”,因为“画面”指的是一个平面,没有厚度,“画面中”不通,尽管口语中这样表达人们能理解,但书面语言文字上说不通。

13.税收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税收是国家依法通过征税所得到的收入”,“税收”后面再加“收入”不通。

容易用错的5类病句

带有普遍性的病句有5类。

1.动宾不搭配类病句。例如:加强信息监督力度,促进信息的透明和公开,保证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句中“加强……力度”应为“加大……力度”。

2.主语缺失类病句。例1:通过实际使用,使农民对新型墙体材料建房优越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句中“通过……,使……”是典型的主语缺失类病句,应将句中“使”字删去。例2:由于当地主流媒体的共同参与,使林秀贞、王晓勋的报道都迅速“热”了起来。句中“由于……,使……”亦是典型主语缺失类病句,或将“由于”删除,或将“使”删除,都可以。

3.成分冗余类病句。例1:据不完全统计,中直单位、经济发达省市选派到广西挂职的干部,大约近400人。句中“大约”和“近”意思重复,应该去掉一个。例2:一些开源的开发者们并没有跟上业内发展的步伐。例3:但是大学毕业生们大多缺乏在开源架构、用户定位和产品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技能。

上述例2中“一些”与“开发者们”中的“们”都表示复数(多数),同义重复,应该将“们”删除。例3中“大学毕业生们”中的“们”与后面的“大多”同样都表示多数,亦为同义重复,应将“们”删去。

4.“是……的”结构类病句。例1:这些物资本来是为春节期间准备。此句句末应加“的”。此类为有“是”无“的”的病句。例2:温州服装产业首先由商贸流通这一块带动起来的。此句中“首先”与“由”之间应加一个“是”字。此类为有“的”无“是”病句。

5.介词结构类病句。例如:当冰雪灾情随着天气转暖,万众一心的奋战渐渐隐退,我们的摄影人又开始收集资料、整理影像、举办影展,让这些记忆中的瞬间再一次将大家感动。此句应为“当冰雪灾情随着天气转暖,万众一心的奋战渐渐隐退时,我们的摄影人又开始……”此类为有“当”无“时”病句。“当”作为介词,表示“正在”(那时候、那地方),常组成“当……时(时候)”句式。仅前面有“当”,后面无“时(时候)”不行。

容易用错的4类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最多的有下面4类。

阿拉伯数字作顺序号,应该用齐线圆点“.”,而错用成了顿号。例如:1、选矿、湿法冶金实验研究项目工程师8名。此句中的“1、”应为“1.”。

简单句之间不能用分号而用了分号。例如:全面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加快推进矿产远景调查;加强探部找矿勘查示范。句中的分号均应为逗号。

省略号不应独居一行之首而应置于行首。例如:……江苏省代省长罗志军在今年江苏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此句之首的省略号应放在上一行行末,或将上一行末的一个字拉过来堵上。

引号用得太滥。例如:三个亮点就是人民网的奥运报道将凸现“评论性”、“国际化”、“残奥会”三大亮点。此句中的引号均没有必要,应删去。一般词语没有必要强调,不必用引号。会议、展览名称、产品名称均不应用引号。

容易用错的4类数字

数字使用错误最普遍的有下面4类。

带物理量的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成了汉字。例如:学员们经过二百小时左右的飞行驾驶训练和驾驶舱资源管理培训后,可获得航行运输飞行执照。此句中的“二百小时”应为“200小时”。

世纪年代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而错用成汉字。例如: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电缆线加热技术就开始应用于足球场。此句中的“四十年代”应为“40年代”。

阿拉伯数字不应夹用汉字而夹用了汉字。例如:全省3万5千多家事业单位中,有66.7%的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此句中的“3万5千”应为“3.5万”。

一些数字后的“万”不应该省略而省略。例如:中国棉花产量不过为600~700万吨。句中“600~700万吨”应为“600万吨~700万吨”。

其他应注意的细节

在写作或写稿时,我们发现有些词语、成语是可以互换的。这些经常出现、可以互换、通用的词语或成语有:想象——想像、下功夫——下工夫、执着——执著、做贡献——作贡献、洗练——洗炼、蕴含——蕴涵、当做——当作、固步自封——故步自封、名副其实——名符其实、摩拳擦掌——磨拳擦掌、义无反顾——义无返顾等。

报刊使用外文字要求加注汉译,这是国家语言文字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也是报刊编校差错认定细则规定的。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丰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简练、最稳定的语言文字。要减少语言文字差错,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想不费力气就提高报刊的文字编校质量是不大可能的。报纸刊物作为重要的文字传播载体,更应起带头作用,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各项规定、标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而努力。

2018-08-29 ——谈谈做好报刊审读工作的几点体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053.htm 1 报刊应带头推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