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前沿

下好港口“一盘棋”

□ 李洪兴

“船放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的确,港口不仅是停船的,更要联结起水上岸上、上游下游,让一个地区“活”起来。

重庆果园港的工人郑骁,对此感受颇深。谈到果园港的变化时,郑骁说起自己的“思维之变”:以前把自己当“码头工人”,现在则是“港口工人”。码头变港口,有啥不同?这和近几年来果园港的建设变化有关。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重庆明确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定位,果园港从以前的散货码头,变成了如今的国际大港、航运中心,“这里大有希望”。果园港之变,映照着长江流域的立体交通与协同发展之变。

港口,作为承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发挥功能,是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城市兴建港口,力求依托航运之变带动城市之兴。于是,当我们打开长江的流域图,数十个港口星罗棋布,显得有些过于密集。发展的意愿无可厚非,但是“比肩接踵”的港口如何做到航运整体的效率最大化?如何协调好水、路、港、岸、产、城等多方面关系?这些问题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质量,协同建设与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江上的问题,根子在岸上;港口的问题,关键在产业。有专家指出,长江流域一些港口大而不强,同质化比较严重。港口的同质化,实质上是依托港口物流的产品和产业的同质化。从目前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还有无序低效竞争和产业同构等问题,存在圈地盘、抢资源等现象。

港口要引导产业,产业更要支撑港口。近些年来,这一观念的改变已成为沿岸各地共识。以前谈及港口与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如上海、宁波等,会比较清晰;现在,很多港口建设都会考虑二者关系。要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不管是港口还是城市,只有把自身发展放到长江经济带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整体合力。

每艘船都会靠岸,对港口人来说,就是要把“船的家”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而对于长江经济带来说,更要让港口成为节点,串起高质量发展的一盘大棋。

2018-08-2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39.htm 1 下好港口“一盘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