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聚焦“三个转”焕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山东省费县重点实施“三个转”:往提升创新能力上转,往做强支柱产业上转,往产业集聚集约上转,力求探索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本报记者 孙 俨

□ 魏 东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我们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实施‘三个转’,即往提升创新能力上转,往做强支柱产业上转,往产业集聚集约上转,力求探索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是山东省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

“围绕提升县域创新能力,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支撑’。”程守田说,首先是政策支撑。结合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的契机,出台了鼓励企业创新的一系列政策。2014年以来,费县累计增加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个,20家企业在股权市场和新三板挂牌。其次是平台支撑。费县先后搭建了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双创产业园、投融资三个平台,还投资20亿元建设了双创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10家。再次是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7人,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80余项。

据程守田介绍,该县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如银光钰源公司引进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国清教授,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了一个专业团队,其主持的多产品半连续镁合金熔炼铸造项目把费县镁合金产业一下拉升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抓升级、抓做大、抓领先

程守田说,木业是费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最大的产业,全县年加工木材产能占到全国的10%左右,出口占到全国的15%左右。为此,费县提出并实施了技术、产品、品牌、服务、发展载体“五个升级”工程。目前,围绕传统产业升级,费县自主培育了4家木业行业山东名牌企业,还建设了千亿级木业产业服务中心和全省首家人造板产业技术研究院,使服务水平和发展载体实现了“双提升”。

同样,培植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以新时代药业、恒欣药业为龙头代表的新医药产业2017年产值过百亿元,成为山东第一批新型医药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新材料产业围绕镁铝合金、精密铸造、新型建材培育了多家骨干企业,并与汽车制造、高铁、航空航天等项目实现了深度合作。此外,新能源产业已在费县形成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及再生能源发电齐具的综合能源产业集群。

程守田强调,费县领先布局新兴业态。发挥“世界长寿之乡”品牌效应,依托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目前,建设了5个养老养生项目,总投资达到48亿元,其中引进了美国正臣公司。该县还紧盯“空域”这一新兴资源,规划建设费县通用航空机场,配套建设通航产业园和航空小镇。

据悉,该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和省重点支持的8个通航机场之一。

打破乡域镇域格局

“只有集聚集约、高质高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统筹谋划了全县十大产业园区,集中精力往产业集聚集约上转。”程守田如是说。

据介绍,费县前几年每个乡镇都搞了一些小的项目园区,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凸显。费县从今年开始不让乡镇再上项目,统一规划了五大工业园区、北中南三大文旅寿养园区、南北两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这十个园区就是费县产业发展的载体,每个园区都统一做出规划、统一搞好配套,然后统一招项目、建项目,从而形成新旧动能转化的引擎动力。” 程守田告诉记者,与之相适应,该县对乡镇财政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把过去以乡镇为单位自求平衡变成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平衡,实现了全县一盘棋。

“我们重点围绕这十大产业园区培育10个重大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模式。”程守田补充说。

2018-08-20 孙俨 魏东 山东省费县重点实施“三个转”:往提升创新能力上转,往做强支柱产业上转,往产业集聚集约上转,力求探索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18.htm 1 聚焦“三个转”焕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