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互利共赢、开放合作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国制造业不会对外企设不公平障碍。不仅不会设限制,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优化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我国将坚持“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政策措施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我国将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为全球投资者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卢进勇:
中国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幅度较大,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些年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策略整体较为成功,体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当前的开放举措将使民族汽车品牌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实现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是这些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开放带来进步。虽然当初外来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产品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冲击,但最终没有打败本土产品,反而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中国第二产业的开放经验为第三产业指明了方向,第三产业也要以开放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