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南水北调工程 山东3000多万人受益

山东段通水5年来,累计调入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目前,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威海、德州、聊城、滨州等11个大中城市、50个县(市)饮用长江水

□ 本报记者 孙 俨

□ 魏 东

7月26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承新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通水5年来累计调入山东省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的水量,受益人口达3000多万人,是一个“覆盖广、多功能、靠得住、离不了”的工程。

“覆盖广”,供水范围覆盖山东13市61县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除泰安、日照、莱芜、临沂外,供水范围覆盖全省13市61县(市、区)。通过1191公里干线工程与省内配套工程和地方其他水利工程相衔接,打通了调引长江水的通道,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形成了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初级现代水网工程结构,具备了每年为全省增加净供水量13.53亿立方米的能力,增强了特殊干旱年份山东省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据马承新介绍,该工程山东段通水5年来,已累计调入山东省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3000多万人。2017年~2018年调水年度调入水量为10.88亿立方米,创历年之最。目前,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威海、德州、聊城、滨州等11个大中城市、50个县(市)实现了饮用长江水。

“多功能”,集供水、灌溉等效益于一体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是综合性多功能大型调水工程,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景观等效益于一体。在供水功能上,具备了年调引长江水14.76亿立方米(净供水量13.53亿立方米)的设计能力,大大提高了山东省多水源保障能力。在防洪功能上,通过扩挖、疏浚、改造,有效改善和增强了梁济运河、柳长河、小运河、赵王河、周公河等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改善了黄河滩区等区域和地方的排涝条件,台儿庄泵站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增加了东平湖老湖区、新湖区洪涝水北排、南排通道,为启用小清河分洪道子槽行洪创造了条件。“灌溉功能上,通过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在有效发挥保障工程水质功能的同时,使全省30个县(市)增加农田灌溉面积200万亩。在生态功能上,2014年、2015年南四湖出现生态危机,2016年南四湖、东平湖水位接近生态红线。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先后生态补水2.95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湖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马承新介绍说。

据了解,该工程还累计为小清河补源2.45亿立方米,极大改善了小清河济南市区段水质和生态环境,并先后为济南市保泉补源供水1.65亿立方米,确保泉水四季喷涌,彰显了济南泉城城市名片形象。长江水也是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的重要替代水源,保障了2017年该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超额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共完成地下水压采量8061万立方米,实现封井1375眼。

谈到景观功能,马承新表示,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通过与地方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有力提升了工程沿线特别是南四湖、东平湖水环境质量。“在航运功能上,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航运相结合,打通了济宁港至东平湖段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公里,京杭运河韩庄运河段航道由三级航道提升到二级航道,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

“靠得住”,成为山东重要的供水安全屏障

《2017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显示,南水北调山东段净供水量7.40亿立方米,占全省工业城镇居民用水量的11.7%。其中,青岛市南水北调净供水量3.84亿立方米,已占到该市工业和城镇居民用水量的60.2%;潍坊市南水北调净供水量1.45亿立方米,占到该市工业和城镇居民用水量的28.8%。南水北调之水越来越成为山东省重要的供水安全屏障。

2014年以来,山东省胶东四市进入连续多年枯水期,降水持续偏少,未能形成有效径流,水库基本干涸见底,当地水源严重不足。为保障胶东四市城市供水安全,山东省统筹组织南水北调、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工程向胶东四市实施了4次抗旱应急调水,连续三年实施汛期调水,累计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向胶东四市供水13.57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水达9.94亿立方米,仅2017年就向胶东四市供长江水6.35亿立方米,长江水已成为胶东地区重要供水水源,为保障该区域城市供水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离不了”,为山东省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

山东省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6,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十分突出,十年九旱、连丰连枯、丰枯交替,资源性缺水是该省的基本省情。“解决我省水安全问题,必须积极调引长江水。5年来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调引了30多亿立方米长江水,对我省有力应对2014年~2018年连续枯水年,起到了巨大作用。”马承新介绍,特别是对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市,南水北调工程成了救命工程,南水北调水成了救命水。2017年青岛市使用长江水量占到该市工业和城镇居民用水量的60.2%。“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工程、没有长江水,情况不可想象。5年的运用实践表明,不仅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离不了’,未来还要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和结构。”

据了解,山东省政府2017年12月批复了《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按照该规划,山东省将研究论证南滨海调水工程,着力构建“四方联通、全省一体,双路引江、多口引黄、省内水源调剂”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形成“一纵双环,库河水系连通”山东“百”字型骨干水网,以从更高层次上推动实现山东水资源配置大格局。

2018-08-08 孙俨 魏东 山东段通水5年来,累计调入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目前,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威海、德州、聊城、滨州等11个大中城市、50个县(市)饮用长江水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131.htm 1 南水北调工程 山东3000多万人受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