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山东沂源县大张庄镇创新推行村级小微工程审计制度

□ 房 凯 翟文娟

“这次新建办公室,我们在镇审计办指导监督下,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有专业事务所预算预审给我们节省了开支,审计办与事务所给咱收方出报告,让老百姓更踏实了”。在山东沂源县大张庄镇东唐庄村办公场所施工现场,挂职书记孙庆玉说。在他身后,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对相关工程指标进行着精细测量审计。

在该镇明末峪村,公路硬化工程的道路宽度、排水沟长度、圆管涵的数量等情况也刚刚经过了现场重点核查,严格的审计确保了村级工程的质量。这样的工作,在大张庄镇的每一个施工现场都在上演,成为该镇创新推行农村小微工程审计制度的一个个缩影。

据悉,为规范农村小微工程管理,早在2016年,沂源县大张庄镇就开始试点推行村级小微工程尤其是扶贫项目工程的联合审计制度,近年来又探索完善了一系列配套规定,从源头上筑牢村级小微工程“防火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众多村级工程建设和扶贫项目,而原来村级工程建设因项目各环节不规范不透明而败坏社会风气,以往只是针对参加招投标的大工程进行审计,现在我们将这道‘关口’压实至所有村级小微工程,就是要在项目全过程对廉政风险进行筛查、对资金利用进行把控,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防止工程存‘猫腻’。”大张庄镇党委书记唐力介绍,大张庄镇平均每年村级工程项目总额超过500万元,而村级工程多是以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扶贫开发、河道治理、绿化种植、文化活动和办公场所建设等为主的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量虽小但数量众多,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廉政风险不容忽视,加强村级小微工程审计,除了节约村级集体资金,保护扶贫专项资金,还能有效防止村级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净化村风民风,促进农村公平正义。

大张庄镇探索建立的村级小微工程联合审计制度,按照工程立项申请、工程询价预审、工程招标、村监督小组及镇审计办监督、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不定时抽验、工程竣工后相关人员共同收方等程序严格施工。

在工程立项时,由镇审计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依据、项目内容、造价成本及廉政风险等进行前期审核,从源头防止工程拆分、项目漏算、工程预算虚增等现象发生;同时,全新引入小微工程第三方审计环节,通过招投标确定审计单位,确保公平公正。此外,大张庄镇还探索从合同规范、预算编制、工程管理、工程决算审计、工程验收等环节制定详细规定,进一步完善村级小微工程管理制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张庄镇共立项审计工程项目105个,其中,10万元以下村级小微工程63个,通过精细化管理,工程预算平均下降20%,工程结算共节省资金28.7万元。

通过对村级小微工程的全程审计,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施工方和群众也是纷纷点赞,大家普遍认识到审计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张庄镇还将进一步探讨、研究审计办法,进一步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凡事建立审计思想,开创更实惠更有效的长效审计机制。

2018-06-28 房凯 翟文娟 山东沂源县大张庄镇创新推行村级小微工程审计制度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23.htm 1 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