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党建+合作社”模式 铺开农村致富新路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桥西乡依托自然优势,以农业带动全乡发展,助力全乡建档贫困户成功脱贫

□ 本报记者 林爱民

□ 聂洪青 聂洪辉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全国各地依托自身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者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桥西乡湾里村,看到桥边的160多亩田地里,试种的有机豆角、香堂芋、水果黄瓜等蔬菜长势良好。据了解,在该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曾在村小做过代课教师的刘洪元、邹菊华夫妇,在县城做了32年的服装生意后,投资1.26亿元,和村民共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流转该村1020多亩山林和1230多亩田地,准备饲养虫草鸡、清水鱼和特种养殖孔雀等,进行打造有机蔬菜绿色长廊的大胆尝试。

“一村一品” 精准扶贫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作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宜丰县桥西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优结构、育产业、促增收”为主线,以“党建+合作社”的模式,积极打造“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促进全乡农业健康加速发展。

按照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的要求,桥西乡党委、政府加大了产业帮扶力度。以“党建+合作社”为中心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抓好龚家坪村黑木耳和电商产业园基地建设;发展石埠村集水面养殖、禽畜放养、有机蔬菜和食用菌种植、生态农庄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打造付家坪村“808”香菇种植、土鸡放养为主的绿色产业基地;积极培育黄陂前村和前头村的有机桑葚种植、桥西村和潭埠村优质有机葡萄种植,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打造无公害、原生态的生态种养基地、粮油高产示范基地,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位于桥西乡南部的省级贫困村——石埠村,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1.1%,有6个自然村共132户425人。多年来,该村各项事业建设完全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或有关部门的扶助,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

2015年新“两委”班子上任后,在帮扶单位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县、乡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牢固树立“党建+合作社+精准分红”理念,一手抓自身建设,一手抓脱贫攻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两年来,石埠村党支部由一个软弱涣散支部变成了一个敢闯敢干,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先进集体。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外出参观考察、驻村第一书记上党课等方式,在充分研究了该村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村“两委”提出了利用村里现有的一座小型水库及周边的山坡和沟洼地,开发集养殖、垂钓、娱乐、采摘、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案,并获得了上级组织和该村村民的一致通过。

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所需的资金,一部分通过江西省水投集团的支持,一部分来自宜丰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的帮扶,还有来自村民自筹的一部分。经协商,省水投集团决定赞助石埠村集体105万元,以村集体名义入股,该公司不参与分红,这部分资金产生的盈亏归村集体所有或承担;村民入股盈亏归村民,全村村民可以户为单位入股,每股1万元;县移民和扶贫办扶助10万元,作为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入股合作社。协议规定,不管经济效益如何,先确保这9户24人,每人第一年从合作社获得收益1000元,以后每年往上一年的基础上递增20%,直至脱贫。脱贫后,这9户贫困户不再从合作社中无偿获得收益,但允许他们自带资金入股,并享受合作社原始股东的同等待遇。

据了解,该合作社形成的农业园规划面积为142亩,总投入资金126.6万多元,2017年2月以来,已进行水面绿色养殖、散养禽畜、种植食用菌、有机蔬菜和观光植物。其中投入草鱼、鳙鱼苗3.5万多尾,土鸡苗1800多羽,蛋鸭苗5300多羽,南山黄羊73头,有机蔬菜10.2亩,观赏向日葵共四个品种计30亩,“808”香菇大棚1100平方米。2017实现产值42万多元,为全体村民增收近20万元。2017年该村的打鱼销售分红中,9户2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按原计划每人分得了1000元红利。

“村里的条件真好,村里有什么事情,总是尽量让我们贫困户做。平时我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在村食用菌基地种808品种的香菇。每月有基本工资的保障,同时每摘100斤鲜菇,还可以得到100元奖励。”山东垴组贫困户胡展光高兴地说。

“我们每年都按照计划打鱼分红,让老百姓们看到实实在在的精准扶贫。到目前为止,9户贫困户,还有一户没有脱贫。等农业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采摘、餐饮和休闲等娱乐项目,完善产业链。我们要上下齐心,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力争2018年年底实现全体村民脱贫摘帽奔小康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熊拾林说。

技能培训 专家指导

为了让城西社区和城郊村里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创收,桥西乡党委、政府长期坚持组织各种就业技能培训,又积极组织当地年纪轻、有基础的村民到工业园区的创业孵化园参加各种培训,还邀请县农业局的专家前来培训指导种植技术。仅2017年就开办了9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向就近大公司、大工厂如冠营、百岁山、鼎丰等输送工作人员230多名,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以农业带动全乡发展,以‘党建+合作社’的模式整合资金,抱团发展,让全乡人民日子越来越红火,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目的。”桥西乡党委书记张国彬坦言,以前石埠村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差、荒地多,村民收入较低。自从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以来,当地农民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再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下一步,桥西乡将继续加大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高效为主的农业种植,辐射带动周围乡镇的村民,进行多品种扩张的新型农业打造,力争5年内,充分利用全乡135,069亩山地和5430亩水面,打造一个有石埠特色、付坪特色,乃至桥西特色的全域生态旅游品牌,培育、输送出更多的种植技术人员,带动更多百姓奔小康,并确保到2019年年底让全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

2018-06-08 林爱民 聂洪青 聂洪辉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桥西乡依托自然优势,以农业带动全乡发展,助力全乡建档贫困户成功脱贫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30761.htm 1 “党建+合作社”模式 铺开农村致富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