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点亮一盏“明灯” 温暖流动人口

——湖南嘉禾县创建省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示范点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 邓和明 李昭明 陈红英

近日,“东莞市与嘉禾县卫计区域协作暨计生协会5·29会员日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在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常平居委会举行,其中的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义诊等活动为湖南嘉禾县外出流动人口送上了一份健康厚礼。这是嘉禾县驻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2017年4月,嘉禾县被列为湖南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示范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县上下以此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示范点建设,通过发挥协会作用、开展协会活动,服务人民群众,为身处异地他乡的流动人口点亮了一盏“明灯”。

辉映党旗 建好一个“家”

由于人多地少,嘉禾县形成了庞大的“打工潮”,流出到东莞的人口达8.3万人,其中育龄妇女1.6万人、共产党员800余人。

位于石龙镇黄家山的轮胎市场是嘉禾人在东莞创业务工的一个聚集点,周围有众多嘉禾老乡。说起计划生育,老乡曾经有些误解和排斥。

“自从2006年建立党支部、依托支部建立计生协会以来,协会致力服务广大群众,为他们的家庭幸福和健康着想,通过努力,消除了老乡的误解,现在他们已经认可了计生协会这个‘家’。”第四流动党支部书记、分会会长胡平生介绍说,目前“第四党支部+分会”已经成为东莞市石龙、石碣、石排乃至惠州石湾、园洲一带1.5万名创业者的温馨之“家”。

据悉,像第四流动党支部这样的“流动党员+育龄妇女之家”在东莞已有6个,加上星罗棋布的“党小组+协会小组”,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计生协会”已经成为一个“老乡管老乡、老乡带老乡、老乡帮老乡”的异地嘉禾人之“家”。

“通过整合和发挥党组织和计生协会职能优势,帮助广大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领团队、管自己、教子女、帮亲属、带四邻’的工作格局,提升了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为党旗增添了亮丽色彩。”嘉禾县计生协会会长雷井杏说。

区域携手 走活一盘“棋”

流入到常平镇常平居委会的欧女士与丈夫李先生婚后曾经为孕检、优生检测、小孩出生后上户、打预防针等问题焦头烂额,后在计生协会工作人员指引下,他们在所在镇街社区进行登记,享受到了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解决了后顾之忧。

“从2009年开始,东莞市与嘉禾县建立了密切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关系,两地在信息、管理、服务方面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嘉禾县卫计局局长王宏说,通过发挥嘉禾县驻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联络、协调、协助作用,两地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走活了一盘“棋”。

为了走活这盘“棋”,近年来,嘉禾县与东莞市频频牵手:在东莞市召开流动人口卫计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座谈会;在东莞市威佳投资实业公司开展“东莞市与嘉禾县卫计区域协作暨5·29会员活动日送健康进工厂”活动;在谢岗镇召开东莞市与嘉禾县卫计区域协作慰问座谈会;在石龙镇开展“东莞市与嘉禾县卫计区域协作暨‘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在常平镇常平居委会开展“东莞市与嘉禾县卫计区域协作暨计生协会5·29会员日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并开展了卫生计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区域协作的深化,让嘉禾老乡享受到了驻地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近年来,嘉禾县共引导嘉禾籍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4.9万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余份,提供咨询服务4.5万人次,两地交流信息3.8万条,核实有关情况1.2万件次,帮助落实避孕节育服务2800例。

服务群众 播撒一片爱

谢先生是嘉禾县驻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会员,作为爱心人士,他主要关注嘉禾籍留守儿童、计生家庭学子,与广东狮子会、东莞爱心志愿者协会携手,每年两次返乡助学,迄今已经资助了560名贫困学子。

在嘉禾县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类似谢先生这样的爱心人士会员数不胜数,他们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奉献爱心、传递爱心、回报家乡。

“为了广泛动员协会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经常性开展关爱嘉禾籍困难计生户的‘我和你·心连心’志愿服务行动,并实行积分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在政治上予以褒扬,增强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驻东莞流动党委书记、计生协会会长李小华介绍说,近年来,他们通过开展结对共建和建立“三结合”项目、健康扶贫、赠送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走访慰问贫困计生家庭、建立励志专项基金资助计生家庭寒门子弟等方式,让流动人口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户、纯二女户感受到暖心服务。

近年来,协会共帮助计生户做实事2.3万件,为家乡慈善捐款530万元,帮助救助贫困母亲1560名,提供法律援助160例,每年开展志愿服务3.6万小时以上。

2018-06-06 邓和明 李昭明 陈红英 ——湖南嘉禾县创建省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示范点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9918.htm 1 点亮一盏“明灯” 温暖流动人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