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电动汽车应与新能源携手同行

□ 沈承鹏

人类历史上以蒸汽机、内燃机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都肇始于能源的改变。今天,电动车的崛起又可能掀起一轮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革命,但这场革命并不局限于汽车自身,它带来的将是一场领域更加宽广的经济革命。

以电动化汽车为主导的支柱型产业,关联着能源、交通、通信信息、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而在这其中,电动汽车和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被业界誉为一对天然的金童玉女。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金童玉女之间还缺少一座鹊桥,如何促进二者携手,使这对天然伉俪成为绝配?

与国际同行比起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到全球近40%的保有量,风电、光电的装机量也占世界的1/3。有分析人士认为,到2022年,我国以风电、光电为主体的新能源将实现与传统能源平价,当前已经凸显出来的新能源电力消纳难问题彼时将更加突出。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20年将达到500万辆,2030年达到8000万辆,可以毫不费力地“笑纳”这些“多余”的电能。然而,这对金童玉女似乎都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无暇向对方送上“秋波”。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被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要解决三大困扰国家发展的问题。第一,解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问题;第二,解决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第三,实现传统汽车产业无法实现的技术超越。然而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纯电动汽车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最大的质疑不是技术、不是成本、不是市场,而是电煤发电引起的电动汽车污染物的转移排放。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遇到了大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装机、不是成本、不是价格,而是风电、光电难以驯服的波动性,导致其无法大规模上网卖电。

为解决这些难题,两个产业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汽车业努力提高动力电池能量比,推动车身轻量化,降低电机能量损耗,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业积极开发降低电网波动性的技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努力降低风光电上网成本。双方都很拼,但又都鞭长莫及。一方面,汽车业解决不了用煤、用水、用气,还是用光、用风发电的问题;新能源业也决定不了电动汽车是用煤电、水电,还是用光电、风电的事。另一方面,大多数电动汽车用户的态度是只要有电用就好,管它是煤电、水电还是光电、风电;新能源行业只要把电卖出去就好,管它用电的是机场、农场还是停车场,是汽车、火车还是伙房。面对着一对世界性难题,双方就像两条并行的钢轨,相距不远,却难有交集。

我国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分散式清洁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电动汽车为载体的移动式储能用户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二者本来具有天然的供求买卖关系,却因为发电端、用电端之间物理距离遥远,清洁的电难以送到本该全生命周期零排放的电动汽车上。这种老死难于往来的境况导致清洁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弃风、弃光问题严重。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市场化阶段,大批电动汽车进入公交、市政、出租、物流等行业,又带来电力保障、电网安全等问题。

分散式发电和移动式充电是一对利益相关的伉俪,双方携手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农村太阳能屋顶、家用充电宝和电动汽车的结合,实现了农民家庭的能源独立,使农民成为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是一个小循环。还没有太阳能屋顶的广大农村地区也拥有大量农用电动车,他们是风电、光电的最直接用户,可以就地消纳大批风光电能,这是一个不出地区、不出省的中循环。电动汽车退役电池转做储能电池后,风光出力大时用以储能,风光处理小时用以补充电网,既解决了风电、光电的波动性难题,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又将中西部的清洁能源送到东部大城市去,让电动汽车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这又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循环。

汽车业自身无法解决电动汽车污染物的转移排放问题,中西部风光电产业也无力将电送到东部大城市运行的千万辆电动汽车上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更高层的决策支持,需要更宽广领域的设计、谋划和推动实施,而两个产业之间更多、更主动的交流、磋商、来往互动也应该加强。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2018-06-05 沈承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9707.htm 1 电动汽车应与新能源携手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