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塞上明珠好“风光”

山西大同县30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34.8%

□ 本报记者 田孔社

□ 刘富宏 魏 军

5月19日,“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正式入选榜单隆重发布,被誉为“京津后花园”的山西省大同县,凭借“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的壮美生态景观,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并荣获“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这标志着大同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山西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大同县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大片土地位于火山群上,岩石多、土层薄,土壤贫瘠,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300多毫米,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虽然造林基础一是贫、二是旱,但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大同县人却不断创造着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同县仅有残林7500亩,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绿化家园。1984年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拉开了大同县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序幕。30多年来,该县大面积绿化荒山、大规模更新树种、大手笔规划林业生产,先后完成了遇驾山、落鹰山、县城东山等10余处针叶林连片工程。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以生态促转型,靠生态赢机遇,用生态引领发展,绿化面积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实施了30万亩大同县火山群生态工程、20万亩采凉山防沙治沙工程和10万亩南山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及10多处万亩以上的绿化工程。

近年来,大同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县域园林化作为经济建设主抓手,全面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在大面积推进荒山绿化、发展生态经济林带的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农村、道路、林网绿化美化,加快身边增绿增景,开发绿色旅游景区,推进县域园林化,构筑生态宜居家园,打造都市生态花园。同时,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了县城生态公园,投资1600万元在县城东山建成了火山群地质公园,申报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项目,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营造出山青水秀、四时有韵、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园林景观。

如今,走进大同县,春季绿波翻涌,遍地花红;秋季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季林海苍茫,傲雪凌霜。特别是仲夏时节,玉带似的桑干河横贯县境东西,绵延150平方公里的火山群苍翠叠嶂,生机盎然。进入南部的落鹰山以及北部的采凉山、白登山林区,目之所及,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林木,迷人的绿色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遐想无限……

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34.8%,林草覆盖率超过55%,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和山西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持续30多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使该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为京津地区防风治沙筑牢了绿色屏障。

盛夏,站在昊天山火山公园放眼望去,葱郁的森林随山势蜿蜒起伏,状如绿涛,直接天际。

据统计,近3年来,该县每年平均一级天气达到114天,二级天气达到203天。

一流的生态环境,是子孙万代的福祉。随着各项荒山绿化和“身边增绿增景”工程的扎实开展,大同县这颗蓄势待发的塞上明珠山更绿了、城更美了、村更靓了、天更蓝了。

如今,大同县又提出了新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同时,积极申报大同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打造大同乃至京津地区的生态休闲胜地和世界级旅游品牌。

2018-06-01 田孔社 刘富宏 魏军 山西大同县30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34.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9390.htm 1 塞上明珠好“风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