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项目不仅仅促进了光伏产业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以光伏领跑为主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发展平台。从第二批到第三批的推出,对于应用领跑综合开发的导向明显,但在系统设计创新性,对当地资源条件充分有效利用的这一权重仅有3%的占比,使得本可以多元化发展的优质资源潜力未能完全发掘。通威作为具有丰富渔光一体开发经验的企业,希望能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光伏与当地其他产业结合的比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威集团创立至今36年,作为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具备发展“渔光一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威股份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主要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我国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也是我国农、林、牧、渔板块销售规模位居前列的农业上市公司之一,通威设施渔业工程研究所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优化组建500余名科研人员,博士、硕士、本科以上中级职称近百人,外聘国内外科研院校著名专家和学者作为技术顾问30余位,在3年的“渔光一体”实验当中,积累了12万多个数据。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通威业已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上游多晶硅生产、中游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已形成我国最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在产业链上游,通威旗下永祥股份经过4次技改升级,已形成2万吨高纯晶硅产能,产能位列全国前三,质量全国一流,各类消耗水平和成本全国领先。目前,永祥在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已分别投建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未来3年,永祥高纯晶硅产能将达到7万吨~12万吨,跻身全球前三位。
在产业链中游,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光伏发电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截至2017年年末,通威已实现6GW电池片产能,产能规模全球第一,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在产业超过20%,品质和成本行业最优,各项技术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客户评价中国第一。
2017年11月,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两个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顺利启动签约。通威在成都、合肥两地布局的20GW高效单晶电池产能将以无人化生产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未来3年,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30GW,销售规模将超过3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清洁能源公司之一。
通威新能源致力打造环保、高效、智能的渔光一体现代产业园。智能光伏结合现代化的渔业养殖技术完全超出了传统养殖技术暨传统“渔光互补”的产出,专业的投资开发、规划设计、智能运维的全投资流程业务,真正实现了农业与光伏高效协同发展。目前,在全国真正具备养殖条件的水面光伏项目市场,“渔光一体”规模占比已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