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谓是分布式光伏的元年。1.3亿千瓦的全国光伏发电装机中,分布式光伏达到2966万千瓦,吸引着更多的非电力行业持有光伏资产。
从一级市场来看,光伏资产持有逐步开始集中,民营企业的持有比例仍在上升,电站交易活跃。分布式的投资中,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估计比例为80%∶20%,融资成本非常高。银行在分布式光伏融资方面承担着担保和抵押,融资租赁公司近年来则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基金持有项目面临退出渠道的问题,保险公司虽然暂时还没有进入新能源一级市场,但是在投资二级市场,保险制度进一步放开,可以进一步通过不同的通道来持有新能源资产。
分阶段完成融资是将来整个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针对光伏融资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设期供应链金融,合作方为部分非金融企业。二是运营期融资租赁,合作方为融资租赁公司。三是稳定期装入资产包,合作方为市场企业、被配网企业收购、发行金融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方和投资方的关注点不同,融资方首先关注的是投资方的资质,其次是抵押担保,再次是现金流的情况。而投资方主要关注电站发电量,以及电站流动性和现金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级市场逐步规范:投资主体扩大,之前未做过光伏的企业以及海外资金,都在寻找投资机会。资产流动性改善,投资人根据自身资金和风险偏好,持有不同阶段的资产。资产服务市场完善,市场出现专业的服务机构,帮助不了解RE(可再生能源)的也能持有RE资产。
能源新政策下,光伏投融资市场将出现以下趋势:今年的新增预计调整为40GW,自发自用的比例将提高,全额上网项目难以开发。而政策变动肯定导致金融机构以最低收益模式提供融资,中东部或出现无补贴的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