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组件与跟踪系统相结合,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未来,双面+跟踪的设计方案,从成本、收益、可靠性及市场占有率方面综合比较,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领跑者竞标最佳优选方案。
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方案大部分采用双面组件和平单轴跟踪系统。其中,宝应和泗洪两个基地因为是池塘水面,如果考虑水上作业(不用抽水),则推荐采用大跨距平单轴跟踪系统。所谓大跨距,顾名思义就是跨距大桩基少,目前大跨距相比常用的单立柱固定式支架,固定支架的桩基是460根/MW,而中信博大跨距平单轴桩机数量仅为176根/MW。从性价比来看,水面越深,桩基越长,大跨距跟踪系统优势越明显,如果桩基长度在12米左右,大跨距产品基础成本较固定每瓦下降0.25元,因为大跨距是桁架结构,支架系统可以在岸上组装成型,再通过渔船和升降平台直接水上施工,不仅省时省力,节省安装成本,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中信博在安徽天长项目和湖南霞流项目便是采用渔光互补大跨距跟踪系统,已经给客户带来了很直观的经济效益。
当然,双面组件不一定必须与跟踪系统相结合,也可以采用固定支架配合双面组件。双面组件跟固定支架的融合,经过实验论证,组件竖放安装较横放会增加15%的用钢量,所以推荐使用组件横放的安装方式,并保证所有结构件(立柱、斜撑、斜梁、檩条)在垂直方向对硅片没有遮挡。
实际上,双玻组件安装一直是行业内的痛点,采用传统的压块风险较大,而背部打胶又不适用于双面组件。基于此,中信博推出短边框新设双玻组件安装方式,在原有组件安装压块的位置取消外置压块,直接利用4/6组铝块,用传统铝合金边框组件的加工工艺,组件在生产出库前直接用胶黏贴在组件长边框的六个安装位置,不仅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安装,还能节省0.1元/W边框成本。
目前,中信博固定支架和跟踪系统一直是双轨运行,经过多年的沉淀,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球累积安装量(固定+跟踪)达到13.5GW。因一直以技术为驱动力,中信博跟踪器最终在市场爆发,周石俊介绍说,仅今年上半年跟踪系统已承接600兆瓦,业绩的证明是对中信博跟踪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好的诠释,在接下来的领跑者项目中,中信博一定可以提供性价比更优的解决方案,助力光伏领跑,推动清洁能源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