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 宁
小区稳,则社区治;社区治,则城市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湖南省宁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社区治理多元化、服务标准化,大力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改革,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益,显著提升了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水平,实现了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发挥党建引领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宁乡市委紧扣党建引领主题,深入贯彻落实长沙市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小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行“抓实党建引领,建设和谐小区”的小区党建模式。充分整合小区内各方面资源力量,把居住在城区社区各小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驻小区开发商支部等统筹起来,构建“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党建新格局。
健全组织体系。由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部根据在职党员情况,分别明确小区党支部委员、楼栋党小组长建议人选,筹备工作完成后,召开小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小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并推选楼栋党小组长。突出注重建强支部班子,引导单位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等素质高、有担当、有威望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楼栋党小组长,在支部班子、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实行交叉任职,强化小区党支部的领导能力。目前,全市已有90个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占符合建立条件小区的92%。
切实提升基础保障水平。宁乡市委规定,各单位在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可从单位公用经费中,按每名党员每年500元的标准安排解决在职党员进小区解决困难和问题、服务居民群众的相关经费。同时,街道对小区党建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支持。支部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党徽党旗、有会议场所、有办公桌椅、有图书报纸、有服务团队“六有”标准,盘活小区架空层、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把小区联合党支部打造成党员学习阵地、服务群众阵地。
完善民主协商机制。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建包括业主委员会、开发商、物业公司、社区、相关当事人的联席会议,针对小区内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小区居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和支部在服务中无法解决的困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交流协商,并根据具体情况邀请相关行政管理单位参与,形成了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小区管理服务新机制。
如玉潭街道探索形成了“一部一委一会一活动”小区治理民主协商工作模式。“一部”即党支部,主要组织协调小区内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小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一委”即业主委员会,调解业主之间因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产生的纠纷;“一会”即小区联席会议,针对某项重大事项,由联合支部书记或支委委员主持,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开发商、相关部门、相关当事人等主体单位和个人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处理诸如小区管理建设及开展各项业主活动等;“一活动”即制定小区党员服务主题和服务活动具体方案,有效发挥每个党员的特长和优势,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开展政策法律讲座,文明教育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纠纷调解、文体活动、扶贫助困助学等活动。
玉潭街道通过小区党建和在职党员进小区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党建工作领域,初步形成了小区联合党支部及党员引导和带领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机制,小区居民的荣辱感、归属感得到明显增强。
立足群众需求
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宁乡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社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感倍增。
两年来累计投入近3亿元,对城区19个社区进行了提质提档,共提质改造公共服务中心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社区公园19个,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0公顷,改造农贸市场4个,黑化道路74万平方米,新硬化路面17万平方米,疏浚下水道8万米,新增路灯415盏,新增停车位2300个,改造给水管道0.8万米,改造小区立面49万平方米。
强化组织保障。宁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深改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社区全面提质提档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为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为总协调的城区社区全面提质提档联席会议制度,以及由市委办、市政府办组成的协调机构。同时,从组织、民政、规建、城管、司法等部门抽调干部,充实市提质办工作力量,有效发挥了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和宣传推动作用。
突出惠及民生。全市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城区社区全面提质提档工作,确定将惠及民生的“五个中心”(即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停车场和社区公园)作为社区提质提档重点建设内容。各街道按照“一社区一方案”思路和“六化”工作要求(即绿化、亮化、序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黑化、美化),由设计院先期进行全面规划,然后组织召开社区群众调研会、动员会、协调会,再通过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的多次交流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规划设计方案修订完善并在社区进行为期一周公开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凝聚干群合力。2017年,宁乡市经历了历史性特大洪灾,洪灾过后,宁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小区调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全、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统筹结合灾后重建、文明创建与城区社区提质提档工作,集中调动市领导、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和小区居民力量,干群共同参与建设,用半个月的时间高效部署和实施了49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同时,针对受灾严重的沙河市场,全面启动水、电、路、管网、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提升市场品质,提振经营信心,重塑品牌信誉。
创新制度体系
深化社区治理成效
宁乡市深入研究探索有效改革举措,坚持创新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扎实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
科学析置社区。2017年3月份,宁乡出台《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社区“并、拆、改”实施方案》,对中心城区社区科学合理进行析置,以路、街、巷为界,对城区人口规模偏小的4个社区合并成2个社区,对楼盘偏多人口密度大的6个社区拆分为12个社区,将5个城中村改为社区。析置后,城区社区由原来的23个社区析置为32个社区,服务管理更加细化、社区资源得以更好利用。
推动社区减负。出台《宁乡市村(社区)公共事务目录(暂行)》和《宁乡市居民证明类村(社区)认证盖章准入目录》,规定社区公共事务包括党建、联系服务群众、社会救助和帮扶、卫生计生、综合治理及其他等工作共25项,认证盖章准入目录19项,改变了活动场所标识标牌混乱、上墙牌匾过多、公开内容无序的状况,切实减轻社区负担,节约行政成本。
推进“三社联动”。2017年6月底,宁乡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正式启动运营。同时,宁乡市还组织全市城区32个社区参加长沙市“三社联动”供需对接活动。如今,第一批15家入驻孵化基地的社会组织中,已有5家培育为龙头社会组织。在签约落地的16个服务项目中, 5个社区落地项目获长沙市“三社联动”示范项目。
2017年初,宁乡市依据街道社区在教育、文化、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孤、残、老、病、弱等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每年为爱心基金投入100万元,以此援助15家慈善类社会组织,为打造文明社区、平安社区、法治社区、智慧社区、环保社区等目标,开展公益慈善服务项目。
强化保障措施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宁乡市委、市政府一直将城区社区服务全覆盖作为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特别注重服务阵地、服务队伍、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建设。
加大社区投入。市级财政建立了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增加社区经费的保障机制,社区工作经费由每个项目2016年32万元提高到2017年40万元,并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按每个项目10万元落实到位。
优化服务队伍。以2017年社区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成员。目前,新一届的“两委”班子结构更加优化,选任视野进一步扩大,成员较上一届职数明显精简、年龄明显年轻化、文化层次明显提高、女性比重有所提高。统计显示,全市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0%。
保障服务阵地。按照“社区办公用房最小化、服务场地最大化”的原则,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每个社区服务用房面积均在6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设置了“六室一站一厅一市一吧一校一中心”(“两委”接待室、居民议事室、图书阅览室、社区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居务监督室、居家养老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雷锋超市、绿色网吧、市民学校、社区文体中心),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阵地。
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将“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管理相结合,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城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设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构建社区与居民全方位互动平台,全面提升社区依托信息化手段服务群众的水平。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新形势下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宁乡市今后将以此为契机,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最终目的,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将社区治理综合性改革推向纵深,着力彰显宁乡城市新风貌、打造民生新福地,让更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湖南省宁乡市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