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证券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共实现营收38.37万亿元,净利润3.35万亿元

□ 本报记者 田新元

年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再创佳绩。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有3432家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度经营成绩单。上市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同比都有较大幅度上升。沪市公司总营业收入相比2016年上升14.46%,净利润同比上升18.55%;深市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6%,净利润同比增长20.58%。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两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放弃“高送转”的虚拟数字游戏。业内人士表示,不断推动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通过市场传导机制,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实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市场各方共赢。

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良好

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共实现营收38.37万亿元,净利润3.35万亿元。其中,实体类上市公司表现抢眼,创新类公司取得新突破。

上交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沪市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盈利金额比去年实现大幅增长。沪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7.97万亿元,同比上升14.46%;共实现净利润约2.62万亿元,同比上升18.55%,增长率创近年来新高,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开局以来的连续增长。

周期行业2017年业绩大幅增加。收入增长在100%以上的行业均为周期行业,钢铁(439.4%)、采掘业(221.97%)、有色金属(141.11%)。

银行业净利润总额最高,为14,147.52亿元,同比增长4.46%。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860.49亿元,保持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股份行方面,招商银行利润居首位,达701.5亿元。

非银金融业利润2779.39亿元,同比增长20.12%。在细分板块中,保险板块利润规模最大、增速最高,仅中国平安等4只险资A股去年就实现净利润1413亿元;已披露年报的30家券商去年共实现利润787亿元,其中大型券商整体表现较好;上市公司参股的22家公募基金去年录得净利润108亿元。作为保险板块的龙头公司,中国平安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43%;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速达69%。

实体经济表现值得肯定。沪市中,实体类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32%;实现净利润1.03万亿元,同比增长39.8%。深市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公司总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6%、3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40%、101%。

败家公司有多少

数据统计显示,沪深两市A股共有220家公司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超过1220亿元。与2016年相比,去年亏损超亿元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从2016年的25家扩大到138家,大幅增加。其中138家公司亏损过亿元,创业板公司乐视网更是以138.78亿元的巨额亏损,成为年度“亏损王”。

4月27日,乐视网(300104)披露了2017年年报,巨亏138.78亿元,成为A股2017年“最败家”的公司。据年报数据显示,贾跃亭通过乐视控股及其所控制的其他乐视体系内关联上市公司的关联欠款余额达到72.8亿元,占资产总额比重为40.69%。

石化油服(600871)3月27日晚披露年报,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84.86亿元,同比增长13.0%;净利润亏损105.83亿元。

220家亏损公司的行业特征,只有银行、钢铁行业无一亏损。亏损公司家数最多的是化工(18家)、机械设备(17家)、电子(14家)等行业。2017年十大“亏损王”都是近几年大热的传媒、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通信等行业公司。

从亏损面(亏损家数占行业内公司总数的比例)来看,采掘、建筑材料、通信、休闲服务、农林牧渔、综合类等6个行业,亏损面均超过10%。

ST巴士(002188)是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中每股亏损金额最多的。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91亿元,同比减少10.19%,净利润为-20.3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272.45%,基本每股收益-6.83元。对于净利润巨额亏损的原因,ST巴士表示主要系本期巴士科技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及计提商誉减值所致。

净利润排最后20名的公司,有10家*ST公司、1家ST公司,20家公司合计亏损815.71亿元,在2017年末总市值为3536.67亿元。

在已披露去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有39家,其中有几家上市公司不断在“戴帽”与“脱帽”之间徘徊。

现金分红增多

在监管层大力提倡现金分红、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提升等情况下,2017年,沪深两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放弃“高送转”的虚拟数字游戏,回报股东的力度提升。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沪市共计1000余家上市公司推出派现方案,占公司总数的74.47%,合计派现8111余亿元,同比增加约18个百分点,现金分红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深市上市公司也表现不俗,共计1611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达到3200亿元,同比上升62%。

自2006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沪深交易所认真落实从严监管高送转、ST股炒作、忽悠式重组等,不断强化一线监管职责,支持和鼓励现金分红,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分红稳定性、分红数量较过去有了很大改观。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悄悄形成。

在分红公司中,代表蓝筹绩优股的上证50和上证180成份公司依然是分红主力,分别派现4988亿元和6861亿元,占沪市分红总额的61.50%和84.59%。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金融业的派现力度最大,合计派现4341余亿元,占沪市分红总额的53.16%。从公司分布情况看,持续稳定高比例分红公司群体已形成,单年分红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余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过30%。诸如中国神华、福耀玻璃、上汽集团等公司已经成为沪市公司长期大比例分红的典范。

贵州茅台5月2日收盘价为667.83元/股,是目前A股市场股价最高股,同时,其业绩也十分亮眼。据公司财报显示,贵州茅台2017年实现营收582.18亿元、净利润27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1%、61.97%,每股收益21.56元。

在推出派现方案的上市公司中,贵州茅台又第8个年头蝉联“红包王”榜首,2017年拟10股派109.99元(即每股10.99元)。wind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贵州茅台均每10股分红44.74元,2015年、2016每10股分红金额分别为61.71元、67.87元。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2017年通过分红共分配利润138.17亿元,相当于拿出公司一半的净利润进行分配。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培育新动能,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资金供给新产业和提高公司直接融资比重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目标。纵观2017年,沪市A股市场在服务新产业和改善融资结构方面尚待提高。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投资者获得回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深交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严格履行一线监管职责,不断推动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通过市场传导机制,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实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市场各方共赢。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上交所的报告建议,新时代,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和提升服务等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18-05-04 田新元 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共实现营收38.37万亿元,净利润3.35万亿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5684.htm 1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