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 炜
近日,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版权产业的界定,将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界定为依托版权保护,依赖于网络技术和应用,完全从事创造、生产与制造、表演、传播与展出、发行与销售内容产品的产业。当前,我国网络版权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测算,2017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市场规模为6365亿元,相较2016年增长了27.2%。其中,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用户付费规模为3184亿元,占比规模突破50%。
《报告》显示,传统文化产业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数字转型。例如,在数字阅读领域,数字阅读平台培育了用户的在线阅读习惯,用户阅读习惯的迁移推动出版社对数字阅读平台从被动接纳转为主动接受;在音乐娱乐市场,移动K歌模式正在向线下延伸,传统KTV市场有了新的活力。
在网络版权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用户规模和市场增长都有不错的表现,充满了创新与活力。在用户体量增长和会员精细运营的双重拉动下,2017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付费市场规模为218亿元,同比增长接近翻番,预计未来两年仍会保持超过60%的高速增长。在用户付费意愿提升和IP改编变现的推动下,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仍将接近30%。2017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不含电信音乐增值业务)已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22%。音乐+社交、K歌+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要,备受市场认可。
《报告》显示,短视频产业在2017年也实现了迅猛增长,用户规模已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短视频市场用户流量与广告价值爆发,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短视频产业都是从2014年之后才突然兴起,并得以迅速推广,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数字内容产业融合后的巨大爆发力。
虽然中国的网络版权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流量红利衰减的挑战。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同比仅增加8.7分钟,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临近饱和,因此,提升存量消费市场的质量是未来竞争的焦点。当前,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各领域积极融合发展。在技术应用方面,“内容+社交+AI大数据”推动了信息流、音乐社交以及微信小程序等新内容生态的形成。在产业生态方面,互联网与影视、出版、音乐、动漫等上游产业还将进一步深入融合,培育更加繁荣的原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