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丽梅报道日前,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卫健委出台《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局长毛群安在4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定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指导各城市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据了解,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如在一级指标健康环境中,包含空气质量、水质、垃圾废物处理、其他相关环境4个二级指标;而二级指标空气质量中,又包括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个三级指标。毛群安解释说,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委托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运用健康城市的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所有的国家卫生城市开展评价工作,构建健康城市指数,分析评价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进展,促进各地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质量,推动良性发展。
据介绍,健康城市的理念是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众多城市目前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开始试点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