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健 谭晓波
□ 本报记者 王晓辉
“入春以来,位于衡东县洣水镇的衡东苗圃内油茶苗销售异常火爆,购苗户直接到圃地抢苗,65万株‘衡东大桃’油茶苗早被抢购一空。”衡东县林业局苗圃负责人对记者说,近年来,“衡东大桃”良种油茶苗的优良品质已蜚声省内外,优质油茶苗和穗条被一车接一车地运往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及市内常宁和耒阳等地。
据了解,“衡东大桃”是衡东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的一种优良油茶品种,具有抗寒、抗旱、抗病、挂果早、果实大、产量高的特性,是我国目前油茶产油量最高的品种之一,获湖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曾入列国家“星火计划”。
为了响应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市”的战略目标,将“衡东优势”变成“衡东贡献”,衡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衡东县油茶产业发展2018—2025年实施意见》,明确从2018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设立1000万元油茶产业发展基金,优先支持油茶基地建设和加工企业发展;通过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油茶企业贷款扶持力度;以“衡东大桃”为基础,组建油茶科技创新团队,制定“衡东大桃”油茶栽培技术标准,加快推进油茶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同时,衡东县还将采取自主产业脱贫和带动脱贫相结合的扶贫方式,鼓励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建设油茶基地,形成利益链接机制,以政府奖补资金1500元/亩为基数,推广第6年起“保底收益(7%以上)+按投资分红”等模式,在贫困户与油茶经营主体达成合作分配协议并签订合同的前提下,将财政奖补资金按合同拨付给油茶经营主体,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动力。
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告诉笔者,作为“国家第一批油茶示范基地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近年来,衡东县委、县政府通过大力度推进、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油茶产业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达64.5万亩,其中,2008年以来完成新造油茶林21万亩,年产值达2亿余元,促进农民增收0.63亿元。目前,衡东县形成了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造油茶建设体系,有1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化龙头企业和4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他表示,2018年~2025年,衡东县计划新造高产油茶林22万亩以上,新改造和垦复油茶林20万亩以上,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形成全国知名的“衡东大桃”油茶良种和茶油精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