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重庆永川高新区 逐梦扬帆再起航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重庆永川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永川,位于重庆西部,是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渝西地区重要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川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力引擎,紧盯“智能制造集聚区、创新创业活力区、产教融合示范区”三大定位,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路径,创新创造全面发力,永川经济加速度转型、高质量发展。

从2002年12月的永川工业园区到2015年4月启动国家、市级高新区联创,从2015年10月获批市级高新区到2017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及专家组现场评审,从入列2018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到国务院正式批准,永川高新区巨轮扬帆,破浪前行。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春华秋实。

新起点,新征程,永川国家高新区,逐梦扬帆再起航!

问计改革

释放发展动力

“永立潮头,海纳百川”,构成了改革进取、开放包容的永川精神。

正是秉承这种精神,永川区委、区政府同时打开改革与开放两扇大门,推动永川高新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成为永川改革开放的前哨地和先行者。对此,东鹏集团负责人十分感慨:一踏入永川,就让人感到这片热土带给你的生机与活力。永川高新区负责人说,更大平台意味着更加广阔的空间,更高起点意味着更高质量的起航。

持续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推动PPP投融资体制改革……永川区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永川高新区乘势而上,问计改革:放开权益分配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在成果研发之初就确定研发参与方的权益分配;鼓励全要素激活,对关键科研和管理人员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方式实施股权让渡激励;做大人才蛋糕,开展科技高端人才双向流动改革试点,外引内培,破除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身份壁垒,让科技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成长快;创优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服务采购,引领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推动高新区一路向前。

创优环境

放大磁场效应

长城汽车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龙头。2017年2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意到重庆投资,拟定投资的商用车项目与永川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定位高度契合。永川高新区主动出击,以倾情高效、真诚执着的“永川效率”“永川形象”,改变了长城汽车高层预设的“项目定位图”。2017年底,长城汽车正式签约入驻永川。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每天进步一点点,是长城汽车的文化。共同的价值理念,让我对长城汽车与永川高新区合作信心满满。” 一站式办结、重大项目服务贴身跟进、发展环境投诉 “零容忍”……正是凭着以最优环境为依托的“永川效率”“永川形象”,吸引了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在做优服务环境的同时,永川正抓住机遇,开足马力,打造加快发展大平台。

永川是我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永川高新区立足宜居宜业生态人文背景,坚持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分析研究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园区多规合—。目前,已形成56公里高速环线、175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发展空间。“20分钟重庆”“1小时成都”已经实现,“两小时昆明”加快建设。长江永川港、通用机场、直达重庆江北机场的都市快轨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公铁水空轨”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提速海关、商检建设,争创保税区,实现永川与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

智能引领

激发创新活力

2017年,永川高新区抢占中国制造2025制高点,专门出台“智能制造17条”,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重点引进高端数控企业。2017年10月,全球排名前五的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德国利勃海尔集团与永川区签订投资协议,在永川高新区建设我国唯一的齿轮加工机床总装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吸引50家德国企业落户永川,建成中德产业园。2016年12月,重庆台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在永川正式开业,35家企业入驻,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联盟体机床产业园。中德产业园和台正数控联盟体牵手永川,共同打造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以智能化为引领,深化创新驱动,成为永川高新区加速提质的高度自觉。

目前,永川正加快推进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重点发展研发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科大讯飞、勾正数据、腾讯云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高科技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国际化眼光,实施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重点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建设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10家以上,完善高新区创新体系。

配套“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建设大数据学院。同时,充分利用永川15所职业院校、12万职教学生资源,推动产教一体与高新区融合发展。目前,“职教发展24条”政策红利正在释放,未来3年,在永职业院校将达到18所以上,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16万人以上,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

龙头领军

实现健步疾走

长城汽车项目占地3000亩,首期在永川建设25万辆整车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非承载式汽车。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将达250亿元,并带动其零部件配套年产值250亿元。

2017年2月,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推动军工科技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中船重工在永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2017年12月,总投资约25亿元的东鹏(永川)智能家居创意产业园项目在永川高新区奠基,东鹏将配备世界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将永川基地打造成“中国建陶工业 2025”示范基地。日前,重庆理文纸业建成10条年产能43.5万吨全国最大卫生用纸生产基地,吸引了一大批关联企业入驻,产值突破100亿元。

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高新区的立身之本,坚持“龙头领军”,永川以高新区为平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特色轻工、能源及新材料五大工业集群,围绕五大工业集群,招大选优培强,持续实现健步疾走。

双创加热

成就内涵增长

永川2016年出台的“创新30条”,正进一步激活创新要素、迸发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链条,推进13家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壮大创业投资种子基金规模,抓紧筹建天使基金和风投基金;引导科技型企业到OTC挂牌和新三板上市。打造“永创汇”双创品牌,重点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永川主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营造良好的双创生态。培育科技型企业300家以上,增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到2020年,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突破2300亿元,年均递增25%以上,园区集中度达90%,R&D达到5%,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占比达75%,培育收入超100亿元企业数3家,收入超50亿元企业数8家,全面建成全流程贯通、全要素投入、全社会协同、全领域开发、全方位服务的创新型特色国家高新区。

永川,将以升级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交出更加完美的“创新答卷”,书写更加精彩“高新篇章”!

(本文文图除署名外均由永川国家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供)

2018-03-1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776.htm 1 重庆永川高新区 逐梦扬帆再起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