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瞭望

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融合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龙岩市市长林兴禄

□ 本报记者 全永平

一批批毛巾从喜鹊公司运往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天虹商场;一台台“龙吸水”应急抢险车从侨龙公司开往中国武警水电部队;一箱箱输液药品从天泉药业公司发往各大战区……截至2016年7月,福建省龙岩市共有20家企业的专用车、机械装备等8大类产品供应部队和军工集团所属企业,累计销售近10亿元,全市“民企参军”成为军民融合产业新亮点。

在国家大力推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浪潮中,龙岩充分认识到,军民融合的本质是优化资源配置,目的是充分利用军工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福建省有关部门将龙岩在军民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称之为“龙岩模式”。

作为红色圣地,龙岩如何在军民深度融合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子?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龙岩市市长林兴禄。

林兴禄说,中央、福建省高度重视闽西老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次到龙岩考察指导工作,先后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理念。这些为龙岩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难得机遇。今后,龙岩红色文化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将更加凸显。

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龙岩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军民融合专题会议制度;市、县两级均专门成立军民融合办专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编制《龙岩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专用车、光电、新材料三大军民融合主导产业。

在政策扶持上,龙岩市出台实施《龙岩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八条措施》,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并把军民融合投产企业列入《龙岩市成长型中小微工业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同时,龙岩市聚焦项目,2014年起连续4年举办“军民融合项目对接会”,连续3届邀请军工代表团参加“11·8”活动。2015年龙岩市还承办了全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年会。

在协同创新方面,龙岩市先后邀请一批军工科研单位来龙岩市举办军民两用技术对接会,落地实施一批军工技术及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与8家军工院所合作共建了11家创新研发平台,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创新成果展、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在此过程中,龙岩市大力推动“民品参军”。近年来,全市新增20多家企业进入军队物资供应商库,新办理11本军工“四证”,积极参与各类军品预研项目,一些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国防装备上。在此基础上,龙岩市致力搭建平台,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与部分军工企业建立产业帮扶共建常态工作联系机制。去年8月在古田成功举办“中国电科走进闽西携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对接活动”。与此同时,龙岩市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建立7项军地双拥工作制度,完成10个国防交通战备项目,组建华东地区国家级食品动员中心,6家部队医院对口帮扶龙岩市12家医疗机构。

林兴禄表示,今后龙岩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推动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苏区优势和新古田会议效应,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持续深化与部队、军工企业的项目、技术、人才、资本对接,加快国家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2018年全年新开工项目25个以上、新投产项目15个以上、新增25家企业取得参军资质。

林兴禄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龙岩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拓展新资源,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战役”,着力产业兴市,着力项目带动,着力城乡协同,着力改善民生,着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龙岩”迈出新步伐。

2018-03-19 全永平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龙岩市市长林兴禄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748.htm 1 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