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两会报道

创造更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双少敏

“我一直和化学打交道,我手中的这支笔是一支水擦笔,用的是环保可降解色料。”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双少敏说道。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山西代表团见到双少敏时,她用手中的笔,在画板上写了几个字,然后用手指在水杯里蘸上水,轻轻擦掉了刚写的字,既干净又健康。

双少敏解释:“它可在白板、墙壁、书写膜、地板、桌面等任何不渗水表面随意写画,且水解产物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目前,很多老师授课时还是粉笔加黑板,粉尘的污染,无论是对人体还是对教学设备其危害和影响不言而喻,教学方式也受到局限。”双少敏认为,教学应该向着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沟通方式、灵活的互动模式方向发展。

双少敏自信满满地说:“如果能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智慧教室,让每一个墙面都是黑板,每一张课桌都成为学生的涂鸦板,就可以为师生创造一个自由交流、随时参与推导式学习的无边界空间。”

双少敏希望,各级管理部门能够积极推动绿色生态智慧教室在学校中的应用,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室空间改造方案,助力课堂改革,为教育强国提供技术支撑。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政策、资金等,更需要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有力支撑。对此双少敏颇有感触,她说,改革创新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有“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理念蕴含在其中,究竟要请进来什么样的人才呢?

2009年,为了解决人才资源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山西省开始实施“百人计划”。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为山西省广揽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山西省抓住这一契机,制定了用5年~10年时间为山西全省6个重点领域引进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并决定建设10个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每年从省财政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解决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

双少敏对这样的政策大为赞赏。她说,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交流方式,不仅提升了自身水平,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开放意识。

双少敏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增加指标,并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支持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化的学生。

2018-03-14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双少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233.htm 1 创造更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