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绽放自信 圆梦人生

——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2017年活动综述与新年展望

沙龙活动场场爆满,热心听众静心分享

坦诚交流,精彩碰撞

心灵音乐雅集——国乐琵琶与生命超越

“龙粉”与嘉宾互动交流

□ 本报记者 叶仕春

初春南国,生机盎然。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深圳女性文化沙龙相关负责人。据介绍,至2017年年底,女性文化沙龙创新发展已有6个年头,总共组织活动90场。令人欣慰且自豪的是,在有些公益文化活动已日趋“门庭冷落”、人气难以保障的现状下,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却靠改革创新,不仅越来越精彩,而且深受市民尤其是女性的喜爱。

2016年,深圳女性文化沙龙荣获全国终身学习优秀品牌奖,被誉为“文博会”后深圳文化品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选题对话更贴近女性生活

沙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沙龙以“弘扬‘四自’精神,融会古今文化,提升女性素质,推动性别平等,共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关注社会热点,促进女性发展”为主题,突出针对性、开放性、探讨性、前瞻性,邀请各界名流学者担任主讲嘉宾,采取演讲、辩论、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锋、情感交流、文化交融,努力打造女性心灵家园和深圳文化品牌,为文化深圳、和谐深圳、幸福深圳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公益文化活动如何长期保持活力、动力和魅力,一直是沙龙组委会思考并不断改进的问题。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不仅做到了,而且办得越来越好。2017年,沙龙在选题上既紧紧跟进国家主旋律、贴近时尚热点话题,又能更敏锐地去捕捉深圳精英女性生活品位、工作品质、个人成长的综合需求,力求在二者间找到结合点,引领女性的内在成长与超越,用文化柔软的力量为“她时代”女性成长赋能,将沙龙打造成深圳女性文化的风向标。

下面不妨先看看沙龙于2017年推出的几则《沙龙资讯》。

资讯一:5月11日(周四)晚7点30分,台湾知名作家、翻译家、身心灵导师胡因梦女士做客首场沙龙,对话自在园心灵成长学院闫东升先生、贺青女士,师生共话《变革时代下,女性创造力提升》,探讨“她时代”中现代女性的天赋使命,发挥女性独特优势,发展内在整合力量,拥抱改变,创新、创意地实现自我价值,书写生命的不可思议。

资讯二:6月8日(周四)晚7点30分,中国古诗词吟唱专家、2017全国“十大读书人物”、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导刘冬颖女士做客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唱响中华诗词经典》,用古曲新编的创作、文人唱诗的表达,约您一起唱出古诗词之美,让中华经典插上音乐的翅膀;《诗经》传播达人、深圳市诗书礼乐研究会会长子张先生,真情讲述全城推广《诗经》的心路历程,让国宝《诗经》的魅力穿越千年,引领诗意雅致的现代生活。

资讯三:8月3日(周四)晚7点30分,女高音歌唱家、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银奖获得者、知名青少年声乐教育家郑海燕女士做客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与国家一级导演、深圳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获得者、深圳广电集团公共频道总监助理关樑先生,同台分享《让我们声情并茂地歌唱吧》,现场倾情放歌,教您轻松把握走心、用情歌唱的要领,并从新女性的艺术修养、生活美学、职场发展、情感婚恋、人际社交等角度,讲述音乐人生,感受歌唱魅力,让歌唱成为声音表达最美的形式,让有歌唱的人生更快乐更成功。

资讯四:一部《红楼梦》,千种女儿情。为何说《红楼梦》荣国府这个“大公司”中,唯有“软实力”情商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衡量情商高低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制定?谁从底层逆袭,步步为营到步步为赢,笑到最后?谁又是值得现代女性学习的榜样?9月21日(周四)晚7点30分,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深圳校园红学研究所所长李华基教授做客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与青年红学文化学者、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张惠博士,共话《红楼梦中谁的情商最高》,进行红楼女性情商大比拼,见仁见智间带您去感悟如何将红楼女性的高情商转化为当下生活的智慧。

资讯五:身为家长,您知道新时代“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吗?如何“爱”出好女孩,“管”出好男孩?如何不把对孩子的爱变成伤害?12月14日(周四)晚7点30分,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深圳十佳好妈妈、深圳大学教授陈淑妮女士,将与亲子教养心理专家、“中国妈妈的暖心导师”、种爱果儿童成长中心创始人伍罡先生做客89期深圳女性文化沙龙,现身说法《好孩子是这样教养成的》,分享孩子成才的实战育儿观,解读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解答养育孩子中的种种困惑,教您把握孩子教养的最佳时机,成为胜任孩子成长所需的新时期父母。

围绕女性提升自我与热点话题,2017年,沙龙策划了16场主题活动,除上述5则资讯外,还有《中国女人味——优雅仪态与气质涵养》《职场健康从“心”开始》《当神奇纸艺遇上心灵减压》《家庭财富管理与女性财商》《她时代,我们如何实现公益梦想》《我的梦,中国梦》《中华文化智慧与女性领导力》《女性养生与家居环境科学》《我们该嫁给爱情,还是嫁给婚姻》《自媒体时代的女性写作》《如何让你的气质可以被阅读》等。

从以上主题设计可以看出,沙龙内容紧贴时尚热点,见解独到,极具专业性、权威性、超前性、现代性。深圳市妇女联合会领导、沙龙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对每场活动都精心设计,既全面针对深圳女性的特点和需求,又探讨引发新话题,力求给听众更多的前沿知识、信息和享受,使之成为提升女性综合素养、张扬个性、引领女性健康成长、绽放自信、圆梦人生不可多得的平台。

特色亮点更彰显多元自信

深圳是一座特别的城市,深圳女性也很有个性,有更高的追求,精神层次丰富,对文化品位有区别于一般地区和城市的需求。沙龙主持人介绍说,沙龙之所以特色亮点突出,受到广泛认同,在于敢于创新。

深圳市妇联副主席、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会长、沙龙创始人、总策划蔡巧玉认为,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极大增强了沙龙活力。沙龙由深圳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在深圳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主办、深圳市福尔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这一体制打破了传统文化事业依赖行政的现象,没有条条框框,采取完全自由组合的社会文化机构团体承办,并具体落实活动的组织实施,如征集选题、嘉宾遴选、协调沟通、文案整理、速记摄像、现场组织、宣传报道、多媒体发布等,体现出社会文化社会办的特色。

一人多讲、一人多角、一题多讲也是沙龙的一大特色。对于非常受欢迎、人气很高的嘉宾,沙龙多次邀请其讲不同的主题。例如,连续3年邀请情感专家周信围绕情感婚恋话题做不同角度的讲解。部分受欢迎的嘉宾,既当对话嘉宾,又当主讲嘉宾,在不同的主题中有不同的观点表达。例如,社会活动家宋磊岩在《中国女人味——优雅仪态与气质涵养》中担任对话嘉宾,在《家庭财富与女性财商》中担任主讲嘉宾。2015年,沙龙曾策划《红楼梦》人物的婚姻、爱情与家庭的话题;2017年,沙龙则从《红楼梦》中谁的情商更高这个主题切入,既传承经典魅力,又古为今用,用经典的智慧来指导现代人的发展,吸引了不少“红迷”与职场精英,现场座无虚席。尤其是两位嘉宾,一位是60后的本土男性专家,一位是80后的香港女性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碰撞不同的观点,见仁见智,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千年的经典,引发现场观众互动频频,气氛热烈。沙龙结束后,观众围住嘉宾继续交流,久久不愿散去。

沙龙对大讲堂“一言堂”式的演讲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既有主讲嘉宾、对话嘉宾的不同观点分享,又有主持人与嘉宾间的交流碰撞,还有分享嘉宾的学习感悟,更有台上台下的问答互动,迸发出平等和谐而百家争鸣的声音,让每一个主题延伸各自的思考,实现学习交流与深化提升。在沙龙形式上,坚持两个嘉宾同台,一男一女,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体现两性和谐的基础上,还有讲、演结合的心灵音乐雅集表现方式。一般是主讲嘉宾首先演讲,接着由对话嘉宾发表观点看法,进而由主持人概括要点,引发嘉宾间的对话碰撞,然后由分享嘉宾抒发学习心得,更有听众提问,气氛十分活跃,每场超过300人,场场爆满,从未出现过台上热闹台下冷清的场面。胡因梦做客首场沙龙,听众超过千人,走道的台阶都站满了人,说爆棚一点也不为过!目前,活动信息除了通过各区妇联微信平台、短信平台发布外,“龙粉”自发加入朋友群相互转发,积极参加沙龙活动。

沙龙在嘉宾的邀请方面,不仅邀请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名家,更侧重发现、邀请本土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让深圳人说深圳故事,更贴近身边人和身边事,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

在主题策划上,不仅涉及女性素养的成长综合话题,情感婚姻、心理解压、亲子、财商、领导力、仪态气质、职场健康,还有公益、纸艺,更注重女性精神层面的引领。例如,女性创造力、自媒体写作、歌唱艺术、心灵雅集等,较好地满足了深圳都市女性成长的不同需求。

为了更接地气,让更多女性享受沙龙的文化福利,沙龙走进龙岗区拥有1.5万人的国企——深圳市东部公交公司,送去了《女性养生与家庭环境科学》的讲座,广受好评。

新时代新使命更需新作为

深圳市妇联主席马宏对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工作非常支持,不仅经常过问沙龙运作情况,而且亲自向市政府部门申请增加活动费用,指导沙龙坚持宗旨、主题、特色,提升女性自信,引领女性文化。马宏多次要求沙龙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在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

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执行秘书长、沙龙承办方负责人汤庭芬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深圳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取得可喜成效,但仍需总结经验,把握公益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提升沙龙的品牌形象。

谈到下一步工作,汤庭芬认为,提升女性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在理念上,要转变和更新观念,主讲对话嘉宾不能只有名人专家,要进一步本土化,更多地由身边人谈身边事;嘉宾推荐方式要更加开放;精心构建话语体系,对话交流环节、流程要不断更新。

在内容上,要不断调整,在满足女性生活、修养、健身的需求外,更多一些女性自强、自立尤其是自信的话题,让女性从心灵深处摆脱依赖性,鼓励其在改革浪潮中创业自立,不仅让沙龙成为深圳女性的精神家园,还要让沙龙成为女性创业的孵化和催化基地。

在服务范围上,要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女性关注与迫切需要,深入到企业、街道、学校,让更多的女性直接在现场与嘉宾分享、碰撞、交流,成为引领女性成长的精神家园。

在宣传方式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扩大社会影响,让市民享受文化权利、分享文化成果;对形成的经验成果及时总结,集结成图书、电子读物,扩大宣传效果,把沙龙办得更好。

(本文配图由深圳女性文化沙龙组委会办公室提供)

2018-03-08 叶仕春 ——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2017年活动综述与新年展望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9500.htm 1 绽放自信 圆梦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