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丹
2017年是资本市场转型发展的重要之年,是直接融资体系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深化之年,资本市场发展迎来了开放新时代。2018年,要建设一个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赋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需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回归本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当前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正在不断涌现,迫切需要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保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以开放的心态提升市场参与各方的核心竞争力,用从严监管为改革落地保驾护航,用制度创新为市场升级添砖加瓦。
最新召开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年资本市场的监管主基调,透露出不少将重塑市场新秩序的“干货”。一方面,打好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攻坚战将是重中之重。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双重压力,资本市场需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政策工具储备,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在金融协调机制框架下,运用各类监管手段确保市场平稳;另一方面,夯实基础制度改革,提升对市场参与各方的要求是发展诉求,需进一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为创新驱动引领示范型企业上市,以及优质境外红筹企业回归国内市场创造条件。要强化监管不放松,在用现场检查、日常监管、专项行动规范市场主体的同时,继续对各类违法违规亮剑,建立大执法大监管格局。要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力促资本市场改革突围:“疏”就是要为资本市场改革寻找突破口,依法治市推进法治建设回归本源,融资与交易并重推进市场功能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发展推进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堵”就是要堵邪门、堵歪门,把不合规的企业和中介机构挡在市场之外,防范金融风险事件,对一切有损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零容忍。
资本市场监管全方位从严的态势仍将继续,去杠杆、防风险、严审核可能会给此前野蛮生长的行业生态带来变化,少不了有一些阵痛,但阵痛过后唯有重整旗鼓,适应监管变化快速调整步伐,以合规、专业化的心态适应监管规则,才能立于潮头,不在监管风暴中丧失核心竞争力。
中国资本市场从2018年开始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我们可以预期,新时代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更有担当、更多层次、更加开放、更市场化、更凸显价值理念,这是走向资本市场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市场所期待的,也是投资者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