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前沿

湖南精准发力高质量发展

针对创新和开放精准发力,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3.46万亿元,增长8%

□ 邹 云 阳 建 张玉洁

近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开幕,经济增长质量备受关注。自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来,湖南针对“创新”和“开放”精准发力,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3.46万亿元,增长8%。如今,创新与开放犹如“双引擎”一般,驱动湖南经济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把创新置于重要位置

以前,建筑垃圾得不到有效利用,还造成环境污染。如今,在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垃圾通过再生沥青和再生水稳等技术加工后,直接变成道路施工材料,实现95%废物循环再利用。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依靠的就是再生技术不断创新。”公司董事长湛哲宏说,公司在长沙地区每年帮助处理600万吨砖渣、水泥块、沥青块等建筑垃圾,节约长沙财政建设费用2亿元。

划出全省科技创新重点,部署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计划,设立联合基金,率先全国设立创新奖,实施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3年行动……2017年,湖南举全省之力抓创新,把其视为改变发展命运的希望。

深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湖南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强省”资金每年优先支持30项关键技术攻关、1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100项重点专利技术转化。2017年实施52个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以1.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38.6亿元社会资金。

全方位开放力补短板

新年前夕,湖南省开通了首条定期国际全货机航线——长沙至胡志明市货运航线,以满足黄花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环海渔业对货运通道的需求。

在谈项目200个、注册企业120家、投产运行企业超60家、进出口额预计8.5亿美元……这个临空型综保区封关运行仅半年就成为湖南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

不沿边、不沿海,内陆省份的区位缺陷,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短板、竞争的劣势。过去一年来,“开放”被湖南赋予了带动崛起的重任。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介绍,湖南围绕开放崛起的战略思想、发展规划、考核办法等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实施对接500强、新丝路、自贸区、湘商会、北上广五大专项行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从经济中心长沙,到泛珠合作前沿郴州,再到相对落后的湘西,一场开放的“革命”在三湘四水全面铺开。

长沙“拿下”我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衡阳、湘潭、岳阳城陵矶等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湘欧快线发运班次和总体运营水平进入全国五强,粤港澳企业“链条式”转移到郴州,湘西进出口增速名列前茅……

全面开放的浪潮,让湖南收获了硕果:2017年前11月实现进出口总额2161.8亿元,同比增长49.2%;1400多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额居中部第一;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3个、总额576.8亿元。

“过去一年来,湖南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指标呈现跨越发展态势,开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短板正在缩小。”徐湘平说。

创新动力的注入,开放短板的弥补,共同催生了湖南经济在过去一年出现变局:经济结构更优,企业效益更好;经济运行更稳,内需更活;营商环境更好,内生动力更强。

2018-01-29 邹云 阳建 张玉洁 针对创新和开放精准发力,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3.46万亿元,增长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6201.htm 1 湖南精准发力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