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迎新 武全洲
斜阳夕照,小桥流水人家,金黄玉米屋檐下。广场上,童叟大妈跳舞。
农家院落,灯火驴友欢聚,品乡村饮食文化。王堂村,人居环境如画。
以上文字绝无对王堂村有些许溢美之词,相反,文字的魅力还不足以描绘真实的王堂。
谈起河南省宝丰县王堂村现在的美,农家院老板杨永辉是喜不自胜,赞不绝口,“国家好政策,王堂大变化。我开农家院,致富小康啦!以前王堂不出名,问我哪里人,回答芮庄的。如今,远在平顶山、郑州的驴友都来王堂观光,河南省福特车友会驱车来王堂。”
星级管理激发活力
宝丰县张八桥镇办公室主任王晓巍介绍,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河南省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宝丰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提出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新宝丰目标,张八桥镇以王堂等村为试点,建设宜居园林化村落。
据了解,为了推动建设“四个宝丰”目标的实现。宝丰县委、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探索推行村(社区)党支部星级管理,建立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杨淑英对于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管理大加赞赏。她说,“星级管理激发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效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书记‘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1998年,25岁的杨淑英担任王堂村党支部书记。遇到很多困难,做了很多工作,老百姓仍旧不满意。因为农村居住环境没变:“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
自从河南省提出开展人居环境改善后,张八桥镇组织村干部及群众到陕西省、舞钢市、信阳市等地观摩学习人居环境建设。“取经”之后,杨淑英带领村民对王堂村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园林化建设。
实干换新颜
据杨淑英介绍,他们首先腾菜园。以前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有菜园,虽说为群众提供了生活方便,但存在乱占地现象,影响街道美观。取缔菜园初始,部分村民想不通、有意见,杨淑英采用“先亲属,后近邻,最后钉子户自动找上门儿”的方法带动大家的大局意识,有效完成取缔工作。如今菜园没了,变成了小园林,风景石上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24个大字。
其次是用旧宅。杨淑英说:“村里旧宅子很多,有的成了危房,有的没人住,有的村民在县城买了新房,老家的房子空置出来。”据悉,王堂村的“党在我心中”“中国梦 我的梦”入党宣誓基地以及荷塘月色健身广场,都是拆危房建的;王堂文化大戏台、农家院都是老房、空置房改造的。“修旧用旧,古色古香。牛槽、老砖、小黑瓦片,都有用处,驴友们还觉得新鲜。”杨淑英自豪地说。
再次是复旧坑。村党支部工作人员介绍说:“王堂村里原来有个大坑,里面是臭水、垃圾。我们把垃圾清理出来,栽种莲藕,把上游水库里的水引进村。旧坑变成荷花池。水清了,荷花红荷叶碧,吸引了好多摄影爱好者。”
最后是建王堂超市。“超市与电商联网,北京有的,我们也能买到;我们有的,大城市有可能还没有。空气好、地方大、阳光足,城里物业贵,生活成本高,压力大,我们更愿意住村里,不住城里。”这些便是王堂村群众时常发出的对美好生活描述的心声。
谈起未来,杨淑英信心满满。村里成立了旺堂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餐饮、旅游等吃住休闲一体化的产业,进一步带动村民奔小康。
树立美丽乡村标杆
据了解,王堂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同时还入选全县五星级党支部。像王堂村这样的宜居美丽乡村,在宝丰县已经建成30多个,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相信这样的生态宜居村会越来越多。
2014年,宝丰县被评为“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步县”“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
2017年8月10日上午,在宝丰县召开的2016年度“五星”评村(社区)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表彰大会上,县委书记张庆一要求全县党支部书记要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村支部书记要为党员当好标杆,为群众做好表率,要干好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村支部书记要明白“基础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群众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村支部书记要为乡亲父老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