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全国首个“万亿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大力深化功能区体制改革,日前已将原有的七个功能区整合为五个,并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剥离,进一步突出其经济职能。
据介绍,长期以来,“功能区”一直是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建设的主力,但“各自为战”“相互克隆”的问题也越发突出。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将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至此,天津滨海新区由原有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七个功能区变为五个功能区。
天津港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介绍,整合前部分功能区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产业“相互克隆”现象明显。此外,保税区有项目但无空间摆放,与面积广阔的临港经济区整合,一举破解难题。
天津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说,此次重组整合将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此外,此次改革还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合归滨海新区新成立的泰达街管理。徐大彤认为,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承担了学校、医院、社区管理等社会职能,此次调整给开发区“卸包袱”,可以使开发区专注于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
(邓中豪 李 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