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移动支付有了安全保障

□ 董希淼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没错,这样的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央行要将这种支付方式管起来了。央行近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并配套印发安全技术规范和受理终端技术规范。备受关注的条码(二维码)支付,终于有了明确的制度规范。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与智能手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承载和转换数据方式。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条码支付受到了商户、消费者和银行、支付机构的青睐。

不过,快速发展中的条码支付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如果二维码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而二维码本身的可视化特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传输,容易受到攻击,容易传播木马、病毒,造成用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

从市场层面看,由于看到条码支付在零售支付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过不当的交叉补贴、不计成本的低价倾销等手段,甚至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和限制支付服务竞争,导致行业无序发展和不公平竞争。

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追求业务发展速度,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未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违规发展商户,加剧了套现、二清以及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带来各类安全隐患。部分机构的跨行交易时未通过央行跨行清算系统或清算机构,而是直连处理条码支付业务,变相实现跨行清算的功能。

因此,央行在这样的时候果断出手,在充分调研、研讨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条码支付完整的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意为条码支付建章立制,明确其小额、便民的定位,既鼓励创新又加强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8-01-03 董希淼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3652.htm 1 移动支付有了安全保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