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证券

A股及港股IPO数量双双创新高

A股IPO去库存成效显著,新股首次突破400宗;港股IPO达160宗,股指升幅跑赢全球

□ 本报记者 田新元

根据《安永全球IPO市场调研报告:2017年回顾及2018年展望》显示,全球IPO活动在2017年大幅上升,成为自2007年以来最活跃的一年。我国IPO数量继续保持领先,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以222宗IPO拔得头筹,上海(上交所)以214宗紧随其后,沪深两地合计436宗,而排名第三的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完成160宗IPO。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在确保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新股发行常态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完善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推进企业去产能、去库存,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A股加速消化IPO堰塞湖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说:“2017年全球共计1624宗IPO,筹资1888亿美元,按交易量和筹资额来看,同比增长49%与40%。虽未达到2007年的水平(1974宗IPO,筹资3384亿美元),但随着市场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18年的IPO活动巨额交易将增多,从而增加2018年的全球收益。”

报告显示,2017全年A股共有436宗IPO,共筹资2304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加92%和53%。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在中小型企业上市驱动下,新股上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2017年A股市场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超过2010年347宗历史高点。

从行业划分看,工业企业以137宗IPO和筹资额639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第一,其次是科技、传媒和电信业、零售和消费品业、材料业及健康业。从区域来看,广东浙江企业领跑新股发行。按宗数计,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位列前五,占IPO总数71%;按筹资额计,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排名前五,占总筹资额72%。

截至12月22日,中国证监会排队上市企业共有508家,较2016年底减少31%。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日前表示,新股发行常态化逐步实现,IPO堰塞湖现象逐步消除。据了解,今年以来,IPO企业从发行申请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审核周期1年3个月左右,较之前需要3年以上的审核周期大幅缩短,直接融资效率显著提升,可预期性增强。

新发审委上任后,新股发行审核趋于严格。统计显示,2017年发审委共审核488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380家通过审核、86家未通过审核、22家暂缓表决,全年IPO审核通过率77.87%。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转板到主板上市的数量大幅增加。2017年共有18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后转A股成功上市,筹资额69.6亿元人民币,转板数和筹资额较去年分别增加17倍和16倍,推动A股IPO活动增加。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6年,共有13家企业从新三板到主板上市,今年的数量超过了过去10年之和。

此外,2017年美国市场共有174宗IPO,筹资395亿美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84%及55%。其中有25家为中国企业,筹资额40亿美元,IPO宗数及筹资额同比分别增加178%及83%。

针对中企赴美上市,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认为:“随着美股牛市延续,2017年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再掀高潮。中概股30指数更是较2016年底大涨64%,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中概股股价创历史新高,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迎来相对较好的窗口期,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正在准备赴美IPO,此轮赴美上市高潮有望在2018年延续。

中小企业推动港股IPO

报告指出,受惠于新兴经济体经济数据整体的理想表现,以及南下沪深港通资金和海外资金推动,香港股市表现向好。恒生指数2017年至今上升34.4%,升幅跑赢全球股市。

分析人士指出,港股如此强势的表现,与不断深化的互联互通机制密不可分。万得数据显示,南向港股通自开通以来,累计成交逾3.8万亿港元,为港股带来了逾8000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仅仅2017年年内,港股通总成交额则达到了逾2.2万亿港元,较2016年全年上升了约160%,同时成交净买入额度较2016年全年上涨约35%,这为恒生指数今年上涨逾34%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受中小型企业上市活跃带动,香港新股上市宗数创历史新高。2017年香港市场共有160家企业首发上市,同比上升37%,上市宗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创业板IPO达8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新兴经济概念公司纷纷来港上市之际,也同时引发市场对本港新股认购的热情。此外,港交所最新落实拓宽现行的上市制度,并于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允许尚未盈利/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人及不同股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发行人,在作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可以在主板上市。

何兆烽表示:“新经济的崛起激发新经济公司的上市意愿,对香港现有的IPO市场制度的适应性提出挑战,上市制度改革亦是大势所趋。而提升IPO门槛其目的是为吸引优质的企业赴港上市,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将助推香港IPO市场的健康蓬勃发展。”

新股发行将保持常态化

展望2018年,安永预计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将保持常态化,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深化改革三大任务为中心。IPO排队企业中,工业,科技、传媒和电信以及材料位居前三,仍有15家商业银行在排队名单中,其中11家为城市商业银行。此外,“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健康相关企业上市。

今年6月,MSCI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杨淑娟表示:“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标志着国际上承认中国股票市场的全球化,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这将会对A股IPO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短期A股市场的优质企业将更加受到境外资金青睐,中长期将有助加快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推动A股市场趋向规范化、利好内部投资环境,是A股走向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契机。”

杨淑娟说:“随着发审委合并、IPO审核趋严,2018年上市企业质量将进一步提升,这有利于大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监管部门继续稳步推行资本市场改革、从各方面完善现有制度,包括退市制度,完善新三板分层制度及差异化的发行制度等。还有优化互联互通及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都将助推A股国际化进程。这些举措势必有利于A股市场在2018年继续保持其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领先地位。”

香港市场方面,预计2018年香港IPO筹资额达1500亿港元,若某两家大型企业顺利在2018年上市,筹资额将超2000亿港元。香港的监管机构将会陆续进行针对市场监管的公众咨询,并升级互联互通机制,推动新股通。

建银国际在201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香港市场2017年的强劲涨势将延续至2018年上半年,同时波动性和成交量会增强。流动性注入将在未来数月把恒生指数推升至一个新的高点,恒生指数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大约34500点的高位。

何兆烽表示:“全球经济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香港作为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有望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港上市,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将会带来更多机会。此外,香港市场持续深化与内地的联通、新经济发展促使新兴行业中小企业来港上市、上市与监管制度更趋完善,以及落马洲河套地区科技创新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规划加强港深合作,都为香港新股市场带来正面影响。此外,预期同股不同权企业将有机会登陆香港新股市场,相信有更多科技企业预期来港筹资。”

2017-12-29 田新元 A股IPO去库存成效显著,新股首次突破400宗;港股IPO达160宗,股指升幅跑赢全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3536.htm 1 A股及港股IPO数量双双创新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