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翠霞
深沪两市股指在年底资金紧张、限售股解禁压力较大、IPO融资规模不见减少等因素影响下,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盘口看,次新股、稀缺资源、煤炭、化纤、有色、锂电池、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油气改革等领先指数杀跌的板块在进行充分风险释放后,在中长期均线支撑位置拒绝下跌,较长周期的横盘蓄势表明资金流入较好,此明显的底部反弹回升K线组合有利相关细分指数稳定。结合涨幅榜涨停及涨幅超过5%个股情况,占比绝大多数为超跌反弹类板块及个股,较为有效对冲了前期强势的价值蓝筹股技术回撤对指数的负面冲击和影响。以当期沪指走势为例,日线图表表现为3250点~3300点区域区间震荡,盘口表现为大周期上升趋势线、250日线支撑有效,叠加周线、月线级别图表进行评估和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位置的多空博弈为明显的区间震荡走势,不具备系统性杀跌风险。
但需要警惕的是,跌幅榜每天都有跌停个股,一些不断破位、见新低个股呈现出不计成本的资金流出及杀跌走势,彰显出深沪两市股指在限售股解禁、融资额加大、资金紧张等利空因素影响下,一些重组失败、股东减持、业绩亏损或下滑、资金链断裂等因素导致的个股非系统性杀跌风险仍然较大,直接导致了二级市场短线操作难度加大。
政策落地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资委会议强调,对国资委系统和中央企业要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优化布局结构,强化监督问责,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国家发改委会议明确,2018年发展改革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大数据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调在产品、产业和安全三个层面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民用无人机安全性和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研究布局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建立智能汽车基础技术体系和数据库,突破智能汽车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发具有多模式通信、多模式定位、智能网关等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模块。
数据增长
极大促进新兴产业企稳回升
通过相关会议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一系列的数据信息对相关产业构成正面和长效推动。
力争到2025年,推动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网络空间综合实力整体达到全球第二梯队前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全面实现工业化,初步建成网络强国,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到2050年,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网络空间综合实力全球领先,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预计2017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6.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约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9%,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40%,将改变多年来的单向增速放缓情况。
2017年网络强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光网城市全面建成,3个新增骨干直联点全部投入运行,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此外,我国5G技术研发第二阶段试验已经完成,网络架构等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
预计明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电信业务总量、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50%、30%和13%左右。
1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385.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72亿元,增长11.8%。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94.02亿元,同比增加15.41亿元,增长8.6%;体育彩票机构销售191.52亿元,同比增加25.31亿元,增长15.2%。
鉴于2017年年线收官在即,价值蓝筹股分化明显,超跌成长股尚不具备趋势逆转盘面特征,建议投资者谨防“指数区间震荡,个股非系统性杀跌风险释放未完”的阴跌走势出现,在整体市场没有给出底部企稳信号前提下,不做激进抄底或开新仓操作,以防止个股不确定波动风险。
在2018年即将到来之际,笔者建议中长线投资者积极关注新兴产业成长股投资机会。该领域个股经历了长达两年半之久的风险释放后,已经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其政策导向、估值、跌幅、业绩成长性预期等总体都是有利于多头的。其中,稀土、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信息安全、环境保护、稀土、保险、芯片、5G等板块政策利好推动明确,部分板块及行业龙头公司表现较好的资金流入和底部企稳信号,值得跨年度策略跟踪和把握低吸机会!
(作者系第一创业首席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