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窗

今年新三板退市数量明显增长

退市企业或突破650家,退市率逐渐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 胡 雨

在新三板步入万家时代之后,“有进有出”逐渐成为市场常态,2017年新三板退市企业数量明显增长,退市率快速上升。

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新三板2017年已有超过600家企业退市,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新三板退市企业仅56家。联讯证券统计数据指出,2017年新三板退市率已经从年初的1%快速上升至当前的5.7%,已经逐渐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退市率水平,2017年全年摘牌退市企业数量有望突破650家。

“从摘牌原因来看,除却因IPO及被并购之外,业绩变动、融资需要、公司发生重大变动、监管处罚等也是企业选择退市的重要诱因,2018年新三板退市率将会继续上升。”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彭海认为,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因摘牌回购而引发的纠纷矛盾,在筛选投资标的时应更加关注新三板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

2017年12月12日,雄鹰教育等4家新三板企业从新三板退市——这仅仅是2017年新三板退市企业的一个缩影。

从目前的退市企业数量和挂牌企业总量对比来看,新三板退市率已经从2017年初的1%快速上升至当前的5.7%,已经逐渐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退市率水平。联讯证券预测,2017年全年摘牌退市企业数量有望突破650家。

联讯证券研究指出,2017年退市企业中有42家企业入围2017年创新层,22家企业连续两年入围创新层。从业绩来看,退市企业中净利润在3000万以上的有187家,其中近百家选择IPO,超过30家被并购,相比之下还有83家退市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从融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退市企业从未融过资,相比之下有71家退市企业在新三板融资额累计超过1亿元,其中景域文化的累计融资额超过了10亿元;从企业市值情况来看,退市前最新总市值超过10亿元的有69家,其中酒仙网、新产业和安控科技三家的总市值均过了100亿元。

相比较而言,哪些领域企业退市意愿更强,哪些更愿意扎根新三板?联讯证券研究发现,电力热力行业、教育行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业、零售业等退市企业比例较高,饮料行业、保险业、体育行业、商务服务业退市企业比例较低。

随着市场环境影响,新三板资本功能渐弱,教育企业融资增发目标不容易实现,再加上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教育企业难以享受估值溢价。对于部分优质的教育企业,新三板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未来转板A股市场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因此教育企业摘牌数量较多,退市率较高也是比较正常的结果。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IPO审核持续提速,尽管最近新三板企业IPO频频出现被否的案例,但总体而言2017年新三板已有超过20家企业IPO通过创下历年之最。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11月17日,有153家新三板企业的摘牌与IPO上市有关,这一数量远高于因其他可见原因选择摘牌退市的企业。

尽管根据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规定,新三板企业可以先暂停转让待到IPO通过再选择摘牌,然而越来越多有IPO意向的企业会提前选择暂停转让,并将交易方式由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然后进行摘牌。

究其原因,联讯证券认为,首先,近几年新三板市场行情低迷,企业融资环境不畅,二级市场流动性无法得到改善,企业估值不断缩水;其次,拟新三板IPO企业在挂牌期间难免出现及时必须披露半年报、年报等,这些强制披露的内容存在时间节点的限制,IPO的申报工作不是很灵活,也可能因信披违规被罚加大IPO成功过会的风险;再次,便是“三类股东”(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由于至今监管层仍未明确“三类股东”的具体清理路径,多数拟IPO企业会选择退市后通过工商登记转让完成清理,而目前尚未有携“三类股东”企业成功过会的案例。

被并购是新三板企业退市的第二大原因。东方财富Choice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对新三板企业发起的并购案例已经超过160起,创历史新高。而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11月17日,有98家新三板企业的摘牌与并购有关。

2017-12-15 胡雨 退市企业或突破650家,退市率逐渐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2003.htm 1 今年新三板退市数量明显增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