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楼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曾经一度火爆的热点城市土地市场不断降温。
12月11日,福州2017年第七次土地拍卖成功出让5幅市区地块,面积147.84亩,拍卖起始价37.87亿元,最终成交价款47.34亿元,整个土拍过程平静冷淡。当天,颇受人关注的“共有产权房”地块被福晟集团以26.6亿元竞得,楼面价21,614元/平方米。
根据地块出让公告要求,该地块须配建共有产权住房500套,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按照住房建筑面积60平方米、75平方米、90平方米分别占总套数60%、20%、20%的比例建设。
其他热点城市土地市场降温信号也逐渐增强。10月26日,南京公开拍卖8幅地块,分布于浦口、九龙湖、方山、燕子矶等区域,8块地的楼面地价都没有超过2万元/平方米。10月31日,南京再出让4幅地块,分别位于秦淮区、江宁区,其中3幅为住宅用地,宅地均没有触及最高限价。12月1日,厦门采用“限地价、竞配建”的方式,公开出让集美区2幅商住地块,最终两幅地块均未达到最高限价而成交。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近期的土地拍卖市场看,全国土地市场的交易规模仍在,但热度减少。多地土地拍卖普遍出现溢价率下降、竞价次数减少、难以突破最高限价的情况。
中原地产有关数据显示,到11月,今年一线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额达3715亿元,溢价率跌至18%,二线城市溢价率为34%,住宅土地成交逐渐出现了持续降温趋势,多个城市住宅土地溢价率明显下滑。 (董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