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天津开发区颁布了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为核心的“1+10”科技政策体系,强力推出“泰达科技创新十条”。该系列政策的实施,将为实现在“十三五”末期把天津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驱动者、转型升级引领者、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军者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泰达科技创新十条”具有以下4个特点。
体系比较完备。政策覆盖了一个打造区域创新环境政策,即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两个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政策,即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政策;三个科技金融政策,包括债权融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以及股改上市政策;四类重点科技企业促进政策,即创业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另外,本次颁布的生物医药大健康研发和产业化政策,将与正在制定的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一道,构成科技重点产业政策体系。
十大政策每个都设置一个专项扶持资金。每年总预算高达3.5亿元,力度空前,在国内属领先水平。
以实施十大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把政策手段聚焦于区域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涵盖企业关注的融资难等难点,有的放矢,尽快突破。
推行全生命链政策扶持。政策配置更加精确,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需求,重点给予专项政策扶持,贯穿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天津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6年末,天津开发区科技发展基金扶持项目3775项,支持企业1796家,财政科技投入总额超过8亿元。2013年~2016年,全区科技企业群体规模显著扩大,涌现出一批以凯莱英、博迈科、利安隆为代表的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从3622家增加到63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99家,科技小巨人数量从280家增长到480家,科技小巨人数量连续居全市第一;仅2016年,天津开发区就有190余个项目获得市重大科技专项等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0项科技成果获得新区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全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3家,累计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及上市企业达47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达35家,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在全市名列前茅。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发区创新创业环境也得到有效提升,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平台为开发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重大支撑。
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累计达120家,国家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4家,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达到8家,各类孵化载体总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
随着“泰达科技创新十条”的颁布和实施,天津开发区将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向建设“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驱动者、转型升级引领者、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军者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目标不断迈进。
(王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