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焦点

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 决心非常坚定

□ 樊大彧

冬季来临,采暖季即将正式开始,大气污染又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环保部近期着力强化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督查和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一旦出现大气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将采取区域应急联动,钢铁、水泥、铸造、家具、矿山开采等行业,都将采取包括停限产在内的各种强制性应急减排措施。

为了保障冬季空气质量,北京市也出了重手,出台史上最严“停工令”,从今年11月15日起4个月采暖季期间,北京市6城区及10个新城区各类土石方作业工程都将停工,拒不停工企业将被暂停新开工项目审批。

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早已下定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未来的冬季将不再是雾霾的集中季。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已经展开,这是雾霾天能否减少的关键,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有的城市提出燃煤总量削减目标,有的则给出建设燃气热电中心、全面关停燃煤电厂的时间表。针对现有的农村生活方式以烧柴、烧煤为主,未来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城镇化要求,京津冀燃气管道将铺设到乡镇一级。

我们要看到,有关部门治理京津冀地区大气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环保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各地方政府在压力之下,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意识明显加强,并进而严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地纷纷大幅增加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下管控企业的数量,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管控企业数量,从去年的近1万家增加到今年的5万家左右,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各种举措都将督促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履行防霾治霾职责。

而打好蓝天保卫战,就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回应。环保和各地方政府部门只要下定决心,不断拿出有力举措,就一定可以为采暖季的污染天气“削峰”,让冬季拥有更多的蓝天。

2017-11-15 樊大彧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8624.htm 1 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 决心非常坚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