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强化理论学习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

□ 王子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理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理论建设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自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牢牢抓住理论武装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聚焦“三把”,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

把准历史方位,解决为何学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局要求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紧密联系“四个伟大”,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理论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思想武器。理论是思想武器,是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现在,党立足于新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就会越多,肩负的任务就会愈加艰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抓紧学习,就难以敏锐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始终保持理论上的自觉和透彻,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理论为推进伟大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建党以来,不管是面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还是面对事关党的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口,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环境考验中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当前,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具有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以科学理论指方向、引路子,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理论为建设伟大工程筑牢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正才能行为端。我们党一贯重视从思想上建党,一贯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论为实现伟大梦想凝聚奋进力量。同心方能同力,同力方能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梦想的实现,越是接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越需要以科学理论引人入“道”,启人“悟”道,锻造思想“主心骨”,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把牢政治方向,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不是个人的事情,承载的是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要把讲政治、顾大局始终贯穿于理论学习的全过程。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全党上下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也是我们党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巨大理论力量,是我们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动表现和根本标志,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全党,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始终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马克思主义学习作为必修课、基本功,全面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强化党性原则。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和基础。要学习掌握并坚持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进一步强化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认识,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继承和弘扬苦难辉煌历程中铸就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要持续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每一条章程都凝结着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既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加强理论学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我们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制度化成果作为基本内容,推动全党持续深入地学习好、执行好党章党规。要时常捧读、常学常思,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刻认识党的奋斗历程,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等各项规定,把尊崇党章、遵守党规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握核心要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方法决定视域,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是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关键。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习能力也必须在历史与时代相承继、思想与实践相统一中不断提高。越是重大的历史时期,我们就越需要理论的指导,怎样正确掌握理论、怎样正确运用理论就显得至关重要。

“追本溯源”学经典学原文。理论学习贵在耕犁经典,只有通过对原文原著的深度耕犁和文本解读,才能深刻把握其中的内涵和意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没有捷径可走,不可一蹴而就。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浮光掠影不行,浅尝辄止也不行,必须专心致志读、研机析理学,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请人作辅导报告、看一些辅导读物,是可以的,但决不能代替对原著原文的学习,只有一篇一篇、逐字逐句地学深、学透、学懂,才能把片面的孤立的认识上升为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才能把理论融入内心世界、内化为心理自觉,真正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

“取乎法上”学精髓学要义。学理论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探寻内在的规律,执着地追求真理。毛泽东同志说:“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静不下来、沉不下去,缺乏理性思考,不注意系列重要讲话内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重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是陶醉在自己所理解的“只言片语”上,停留在“有问必答”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贵在把握精髓、抓住根本,在认真领会基本内容的同时,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的人民立场、实践观点和辩证方法,具体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体系,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知行合一”学实践学创新。实践最有说服力,最能显示真理的力量。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时代需要、着眼工作实践,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深入到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中,不断推进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成果引领新的实践,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推向前进,不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7-11-15 王子君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8596.htm 1 强化理论学习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