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学谦
□ 实习记者 张莎莎
长期以来,新能源发电凭借其清洁、环保的优势被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REC2017”)近日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会上,国内外各大新能源企业带着最新的科技和理念,展出了众多新能源产品、民用光伏优惠模式和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描绘出新能源和新城镇相结合的未来生活场景。
随着光伏和风电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产业化的应用,新能源产品的利用效率得以快速提升、成本大幅下降,新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还远远不能满足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需要。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要积极践行绿色电力、智能制造、共享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尽快构建起平价、智能、共享的绿色能源体系。
技术和模式创新将推动平价上网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在许多国家将成为最便宜的发电方式。这足以证明光伏技术在经济性、可应用替代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记者了解到,多家参展企业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采用黑硅材料的光伏组件,进一步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
据了解,黑硅是一款新型材料,可增加产品的受光面积,提高发电效率。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今年实现了黑硅材料组件的量产。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黑硅的研发和量产可显著提升多晶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有望为全球60吉瓦以上的多晶市场带来深刻变革,加快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
除了技术的进步,模式创新也进一步降低了光伏产业成本。下一步,国家能源局也将积极推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李创军指出,要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并网运行的电力调度体制机制,协调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政策;落实上网电价,确保实现风电2020年平价上网,光伏发电2020年用电侧平价上网的目标。
能源互联网将成智慧城市“标配”
可再生能源上网需要依托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够高效率地开发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智能化的生产运营和监管,从而在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平价上网。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应用发展。今年3月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内容涉及城市、园区能源互联网建设,企业大数据平台开发,分布式微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与分时租赁等诸多种类。
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孙宏斌教授看来,2015年和2016年是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之年,而今年则是能源互联网的“落地之年”。孙宏斌介绍说,保证能源互联网能够清洁、高效、安全、低碳运行,需要研发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EMS),IEMS是能源互联网的调度指挥司令部,也是绿色低碳城镇的抓手,它能够把所有的能源碎片连接起来,进行调度和优化,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综合能效,降低用能成本。“在接下来的几年,绿色低碳城镇规划和建设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
由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的江苏同里新能源小镇综合示范工程,构筑了多元能源供应新格局,建立配网运营管理新体系,形成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建成以电为核心,电网为平台,多能协同的新能源小镇智慧能源体系。
共享模式引领新能源应用
能源互联网将重构现有的能源交易体系,通过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公众实时的能源互联和共享。朱共山表示,共享是未来能源应用领域当中的创新,可再生能源将出现颠覆性的模式,与以往电力行业相比,更加强调与用户和相关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
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发布的中利·家(家利宝、家农宝)第三代智慧家庭阳光农场,就是以共享的理念打造家用光伏渠道合作生态圈。“家利宝”是在用户屋顶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家农宝”是为用户提供“光伏+农业”的家庭光伏整体解决方案,让屋顶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家庭也能享受阳光收益。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施正荣对建立在平价、智能、共享基础上的未来新能源作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认为,目前全球能源互联时期已经成熟,把全球的电网都连在一起,就像前几年PC互联网全部通过电话线或者光缆连在一起,是完全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