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信用中国

“一元午餐”中的诚信互动

□ 丁新科

国庆期间,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一元无人售卖午餐”,吸引上千名游客排队就餐。10月5日中午该活动一共收入1167元,超过实际售出午餐数量。景区负责人表示,“一元午餐”只是一个概念,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方便。当日,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广场支起4口大锅,现场赶制当地特色小吃糊涂面,除此之外,一元午餐还包括荷包蛋和馒头。景区还为买饭的游客提供了一次性餐具。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海拔较高,阴雨连绵,气温较低,景区适时推出这样的活动,旨在为游客提供一道可口而又热乎的面。从实际效果来看,游客秩序井然,活动显然达到了目的。为什么出现收入超过实际售出午餐数量的情况,“则是有些游客没有找零”。景区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游客也十分尊重这种善意,“一元午餐”凸显的诚信良性互动,有利于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

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不惜投入重金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塑造旅游形象,“好客”“多彩”“天堂”等广告词语不一而足。殊不知,诚信才是最根本的基础,失去了诚信这块金字招牌,一切形象的打造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洛阳这场“亏本”的小活动为当地带来的美誉度,远超过在媒体上动辄上百万元的广告投入。就在节前,发生在江西庐山的强卖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通过前后的对比,更让人体会到诚信的弥足珍贵。

诚信的良性互动并非唾手可得,需要摸索与实践。上述景区也曾遭遇善意与诚信的浪费,免费送面包、月饼给需要帮助的游客,结果不需要食物的游客也前来领取,且很多人吃不完就扔掉。正是吸取了免费派送的教训,改良后的“一元午餐”有效地避免了爱心泛滥带来的浪费。

与之类似,各地曾出现“无人报亭”“无人菜摊”“无人书店”“无人看管零钱”等无人售卖、租借的活动,有些经过与当地市民长期磨合,早已形成默契并且成为城市一景,有些则在尝鲜中遭遇“滑铁卢”。这些无人售卖活动,虽然买卖双方不用直接交流,但互动却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在你来我往当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随取随拿,不见人就付款交货,这完全可以在实体店中实现。同样,那些带着不纯目的去测试人们诚信底线的活动,往往是在质疑声中草草收场。

有人感慨国外简捷的火车验票程序、无人值守超市的迅速兴起,这些背后有着一套完整的失信惩戒制度。这种良性氛围的营造,同样积累了参与各方多年的点滴付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好行为的培养,可以从正确地吃一碗面开始。

2017-10-17 丁新科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5207.htm 1 “一元午餐”中的诚信互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