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兴文
随着税收在促进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省地税部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积极开展“四个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用共同的追求激励人,积极倡导“四种风气”(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简单轻松的人际关系、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日前,记者就江西地税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专访了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和平。
以物质文化展示地税形象。张和平表示,物质文化建设是地税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形象展现的载体和平台。各级地税机关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硬件建设和办税服务设施建设,为干部职工办公、纳税人办税搭建良好的物质平台。充分挖掘江西深厚文化资源,调动地域文化优势,深刻体现地税文化内涵,开辟文化室、文化墙等文化载体,让干部职工切身感受文化熏陶,逐步提升精神境界和心灵品质。经常性开展“江西地税讲堂”“道德讲堂”、扶贫济困、爱心慈善、文化体育等活动,让地税文化走进基层、走进机关、走进家庭。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兴趣小组作用,广泛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演讲、读书学习和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文化生活,陶冶干部情操。
以行为文化提升队伍素质。各级地税机关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执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用实际行动做行为文化的表率。各级地税部门强化日常考勤管理,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严肃工作纪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最美地税人”评选,充分利用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宣传“营改增”和金税三期上线等先进典型事迹,弘扬地税精神,展现地税风貌,营造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引导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以制度文化规范干部行为。张和平指出,地税系统注重加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读书荐书”活动,引导和培养干部职工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强化两权监督,实现巡察工作全覆盖;加强党建制度建设,积极实施“党建+”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拥护党的领导;完善岗责及考核制度,强化绩效管理,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工作要求,严格奖惩兑现,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以精神文化引领地税创新。精神文化建设是地税文化建设的核心。张和平表示,江西省地税部门切实抓好“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扬清风正气、树地税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推动精神文化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税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不断坚定干部理想信念,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地税兴我荣,地税衰我耻”的团队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有正气、有活力的“五有”铁军。去年以来,江西省地税部门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个人,40人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状,41人获得省、市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
据了解,日前,刚参加完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由江西地税联合摄制、诞生在江西红土地的电影《人民税官》获得好评。该影片以依法治税、涵养税源为主线,融江西的古典文化、瓷器文化、绿色文化、赣南苏区红色文化为一体,全景式展示基层税务干部的生活,用影像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个基层税务工作人员的喜怒哀乐。影片寓教于乐,从而起到宣传税收政策、维护税法尊严的积极作用。通过真实展现基层税务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向社会宣传税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基层税务人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的良好形象。“江西元素”在影片中巧妙、适时出现,既为电影增光添彩、为江西做好宣传,也为繁荣税务文化、讲好税收故事做出了贡献。《人民税官》以“江西的故事,税收的声音”充分反映了税务人风采,对宣传党的税收事业,鼓舞广大地税干部的斗志,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税、优化征纳关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