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正国
国家经济搞得好不好,有没有活力,得看有没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发展得好坏,除了所在行业的兴衰,更取决于它的掌门人——企业家的格局与精神。企业家精神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以来,已经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强调论及。今年9月25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强调:“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树立和宣传企业家先进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强化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培育,让优秀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一系列表述,都让我们企业家创业发展的信心倍增。
在各界人士畅谈以创新为根本特征的企业家精神之时,我们还应重视企业家在倡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特别要注重培育和塑造企业家那种有家国情怀的契约精神。这既是企业家的一种责任体现,也是企业家的精神境界。
有家国情怀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企业老板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他创办企业的动力和热情也是不能保持长久的,他的事业也难以得到人民的支持,他的成就更是难以长久。
我在1995年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国组织工程产业零的突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一再告诉自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1996年,我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组织工程器官生产企业——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再生医学研发与产业化,后来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组织器官重大专项。在经过20几年的艰苦奋斗、克服了无数困难之后,我的追求和梦想终获成功。我们的产品组织工程皮肤,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准上市销售、含有人体活细胞的产品。该产品曾作为子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的另一个产品——组织工程角膜,于2015年4月获准上市,该产品是全球第一个问世、可取代角膜捐赠的生物角膜产品。我能坚持下来,完全是因为我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我当时认为,这个事业是我国尚未有成功研究的项目,如果成功,会为国家数以万计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希望,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让我最终走向成功。
家国情怀来自父辈的教诲,也来自自己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深切感悟。我认为是党和国家成就了我们,作为企业家,要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切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定得回馈国家、回馈人民,我们不仅仅是为金钱而活着,而是要创造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做好榜样示范
传递社会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作为我自己来说,我来自陕北的一个普通家庭,没有多高文化,但自小受到父辈的教诲,长大后又经历过部队的磨练,一直在党的教育下成长。因此,我自创业至今,都非常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20世纪90年代,我就在家乡神木无偿捐赠建设了当时县里唯一的幼儿园,之后又给交通不便的村庄修通了公路、架起了15公里的电线等。我不仅不忘回报社会,而且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后来,国家开始试点在民营企业中选拔地市工商联主席,我又很荣幸成为第一批企业家代表,并出任神木县工商联主席。自此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先后担任陕西省政协常委、陕西省人大代表等。在各种场合不仅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榜样,还积极为民营企业争取权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我曾多次呼吁广大企业家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做好榜样示范,传递社会正能量。
励志执着敬业
坚持创新发展
执着敬业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5000多年文明史所倡导和弘扬的精神,而创新发展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已经见证了无数企业家勇于创新的历程。我在20世纪80年代创业之初,就立下志向,要“艰苦创业走自己的路”,并把这句话刻在公司的大门前。30多年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砥砺奋进、执着坚守。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建成了中国首个组织工程产业化基地,参与制定了两项组织工程产品国家标准,还申请了几十项专利,取得了中国再生医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的多个“第一”。这不仅让中国企业被世界刮目相看,更让一向被认为落后的陕西企业看到了“追赶超越”的曙光。可见,企业家只有坚守信念,执着敬业,才能推动创新发展。
坚持诚信、说到做到
大力弘扬契约精神
“信”一般指的是信用,在我的创业生涯中,“信”还代表着“信念”。信念是信用的前提。作为党领导下的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要有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信念,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率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有了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念,有了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才会在信念的基础上诞生信用。
有了信念,还必须要有信用,信用也正是所谓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几十年来,我一直视信用为企业生命,也是我个人的命。人活着,难得说到做到;作为企业家,更应秉持契约精神,崇尚家国情怀,为国家、为家乡多做贡献。我创业至今,从未欠过员工一分钱工资,从未有任何弃约、违约行为,凡是答应的事就一定能做到,哪怕牺牲再大也在所不惜。正因为我是一个诚信的人,大家才愿意支持我、帮助我,我的朋友也因此越来越多,汇集信息也越来越丰富,我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才是我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我认为,严守契约精神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当前,在多种因素导致契约精神有所弱化和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家更应坚守道德底线,诚实守信,遵守契约精神。
强化使命责任
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千千万万个企业家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决定着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企业家不是天外陨石,企业家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企业家,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财富、企业家的精神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们不能因财富昏了头、忘了本。企业家的财富来自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责任。只要是国家倡导的、社会需要的,我们必须想国家所想、急社会所急,想方设法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分担应尽责任。我们要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时间已经把我们带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3个五年规划实施期,经济社会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期。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更多的企业家在坚持“无信而不立”的传统美德,正在走向诚信经营的道路上。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在此,我向所有诚信经营、坚守契约精神的企业家致敬!
(作者简介:杨正国,陕西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八、九届常委,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作为陕西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从事过生物医学、煤化工、高新技术等多个行业,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和资本营运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