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改革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成都市出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 本报记者 何广丙

记者近日从四川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社区发展治理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成都市出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以下简称《意见》),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治理方式,探索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治理体系,为新形势下开创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局面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

《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5年时间,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努力建设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建设“五大社区”

“成都有城市社区788个、涉农社区1079个、村2471个。为进一步加快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促进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都市将围绕推进品质、活力、美丽、人文、和谐“5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治理。”成都市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周德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记者获悉,在推进品质社区建设方面,成都将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发挥好规划的科学引领作用,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在推进活力社区建设方面,将通过促进社区居民充分就业,打造社区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在推进美丽社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开展城市社区“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在推进人文社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开放包容水平。进一步弘扬市民开放、包容、友善精神,让不同乡音、不同肤色、不同职业和谐共融。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成都将深化“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建立指挥大统一、资源大整合、维稳大巡防、矛盾大调解、民生大服务、执法大协同机制,培育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组织。

健全“七大机制”

为推动社区治理规范有序发展,成都市将在着力构建顶层设计上下真功夫,以健全七大机制为抓手,创新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

建立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格局。

构建以职能归位为重点的联动推进机制,街道(乡镇)不再承担经济指标和招商引资任务,取消相应考核指标,赋予街道(乡镇)对部门派出机构的日常管理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和关系民生的重大决策建议权。

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机制。健全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党组织4级联动体系,真正做到多方参与,共治共享。

完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空间。

健全促进社区人才发展机制,探索社区工作者由区(市)县统筹选聘、街道(乡镇)考核评价、社区管理使用,岗位等级和评价结果相衔接、动态调整的薪酬体系。

健全社区发展治理多元投入机制,区(市)县财政保障街道(乡镇)和社区工作经费,引导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投入社区发展治理。

健全以居民为主体的权责统一机制,引导居民主动关心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治理。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周德强说,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是成都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治理方式的一次创新探索,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探索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顶层设计。

下阶段,成都将紧紧围绕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把市委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贯穿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全过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努力让成都“生活城市”的名片享誉世界、别样精彩!

2017-10-16 何广丙 成都市出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5009.htm 1 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改革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