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首创住建领域协同解纷中心 打造市域治理“泉州范本”

2025-07-14 22:06:56 来源:改革网 福建高院

“原以为希望渺茫,没想到这么快就真的把问题解决了!中心不仅帮助我司速收租金,更消除了与被告间的嫌隙,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在泉州市住建领域协同解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曾剑拔弩张的黄女士与林先生握手言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林先生亦感慨:“本以为对簿公堂在所难免,未曾想在调解员的努力下,我们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跨域:两天化解多年积怨

黄女士为H公司的负责人,林先生租用H公司房屋,但长期拖欠租金。黄女士出面催讨,林先生百般推脱。无奈之下,H公司将林先生诉至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法院。

洛江法院立案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于6月17日立案当天,将案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托给中心开展调解。

林斌是中心的退休法官调解员,接手后他迅速梳理案件材料,并致电双方当事人进一步了解双方争议焦点,并约双方于当天下午到中心调解。

调解过程中,林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提前解除合同、租金减免等专业性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向双方阐明房屋租赁合同关系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履行合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调解协议签订后,洛江法院法官当场对接司法确认申请,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这是中心首次收到泉州丰泽辖区外的委托调解案件,从受理到调解成功仅耗时2天,大大缩短解纷周期,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时间,也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

2024年9月,针对住建领域纠纷多、疑难复杂、民生关切等特点,在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住建局指导下,丰泽区委政法委、丰泽区人民法院等八部门在泉州市建筑产业园联合设立住建领域协同解纷中心,这是全省首个地市级住建领域专业调解组织,也是泉州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与住建部建立住建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有益尝试。

为扩大中心服务半径,切实惠及更多企业与群众,今年5月,由泉州中院牵头,中心扩充收案范围,吸纳鲤城法院、洛江法院及惠安法院台商区法庭先行调解案件,推动泉州中心城区住建领域纠纷“四地共解”。

“智囊”:“五位一体”助力解纷提速

“幸得造价专家指点迷津,终于算清这笔糊涂账!”一桩纠缠十余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落幕。原来,某建筑公司因300多万元工程款问题与业主单位僵持不下,问题拖了10多年一直无法解决。该建筑公司将业主单位诉至丰泽法院。案件被委派至中心调处。

针对该案工程结算难、造价争议大的症结,中心多次组织调解,但终因分歧过深未达和解。为破除僵局,中心适时启动“无争认定”机制,特邀工程造价专家与退休法官组成联合认定组,聚焦争议焦点中的技术事实与法律事实进行专业剥离,对工程量核定、材料单价认定等七项无争议事实出具专项认定书,经双方当事人现场签字确认,实现“认定的归认定,争议的归争议”,有效避免司法程序中重复举证质证,后续诉讼周期缩短40%。

这正是中心“五位一体”联动机制(人大、政协、行政、司法、行业协会)的生动写照。中心汇聚27名行业翘楚、退休法官、代表委员组成“智囊团”,针对专业性强、盘根错节的建设工程、造价等纠纷,创新无争认定、专家会诊模式,为解纷再提速。

同时,丰泽法院选派9名资深法官轮流值班,在中心开辟“调解-司法确认-诉讼立案”全周期服务窗口,实现调解成功案件当场制作规范文书、30分钟完成司法确认的“立等可取”服务,累计生成调解确认书119份。针对物业纠纷、商品房预售等群体性矛盾,推行“示范裁判+类案化解”双轨机制,精选案件到中心“示范判决”,带动类案参照调解,实现“进一扇门,解百件事”。

联通:“双中心”合力解纷

2024年底,某新建小区绿化承包人到丰泽区综治中心反映称,开发商拖欠工程款,追讨数年无果,导致其无法足额支付工人工资,班组工人组织上访、信访。

综治中心迅速连线中心,借助其行业协会、专家之力,协同发力,一揽子化解了工程款、工资、货款等连环纠纷。

作为丰泽区综治中心的分中心,中心以远程方式接入综治中心体系,实现矛盾纠纷统一受理、视频联动、工作协同、资源共享,构建住建领域矛盾纠纷综合治理闭环管理机制。

此案的顺利解决,凸显了中心聚政法委、法院、住建、代表委员、协会之力,协同各方化解矛盾的优势,有效分流了住建领域的解纷压力,堪称矛盾源头治理的“前哨站”。

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深度对接丰泽区综治中心资源,对调解成功案件实行参照诉讼费标准减半收取,调解不成功的不收费,有效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也实现自我“造血”,激发调解员工作动力。运行8个月来,中心已开展远程调解42次。

中心还定期深入建筑产业园、社区等开展普法宣传,现场解读政策、剖析典型案例,发布《物业服务纠纷审判白皮书》,并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场等小区物业常见问题向住建、消防、公安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以点带面促行业健康发展。

自运行以来,中心共收案1980件,调解成功559件,标的超2700万元,物业纠纷先行调解率同比提升17%,建工案件平均审期缩短20余天,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注入司法动能。(来源:福建高院)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