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惠安县民俗文化展览馆正式揭牌,打造首个惠女文化殿堂

2025-06-30 15:51:17 来源:改革网 陈晶晶

改革网讯 在福建东南沿海,有块被山海雕琢的土地——惠安。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都刻着“惠女、惠雕、惠建”的文明密码。从晋唐移民的拓荒犁铧,到今日“世界石雕之都”的荣耀,千年的时光和独特的风情在这里凝结成一座民俗文化的精神原乡——惠安民俗文化展览馆。

活动现场

6月28日上午,福建省首个以惠安女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展览馆——惠安县民俗文化展览馆在惠安县崇武镇隆重开馆。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出席开馆典礼,来自省内有关部门、文化旅游、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代表200多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民俗文化大观园揭牌仪式

当天,开馆仪式在精彩的惠女文化表演中拉开序幕,崇武镇党委书记黄炳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崇武镇党委、政府始终立足“石雕之都、建筑之乡、惠女故里”的资源禀赋, 特别是古城文化、惠女精神等独特优势,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不断深度挖掘文化基因,积极嫁接优势资源,通过盘活低效资产、培育新兴业态,成功招引并落地了一批有前景、能扎根、见实效的文旅项目,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战略合作签订

 活动现场,举行了省市“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产教融合基地”授牌仪式。承办单位与多家单位达成研学、文旅融合战略合作未来将打造一条具有惠安民俗文化特色研学线路。

惠安民俗馆,又称“惠安民俗文化大观园”,由惠安县民俗文化展览馆创建,是崇武镇人民政府重点打造的招商项目。 2023年,在惠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以及县相关部门和崇武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与指导下,惠安籍陈木春老先生等乡贤怀揣对故土的深情,发起创建了这座8000余平方米的文化殿堂。

“创建民俗文化展览馆是我多年的梦想,我从小非常喜欢收藏老物件,为让年轻一代触摸惠安文脉,让世界领略“惠女、惠雕、惠建”三大国家级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在此建设了这座民俗文化殿堂,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精神薪火,这也正是我们的建馆初心。为家乡打开一个文化旅游的窗口,展现我们惠安的民俗风貌。陈木春馆长在讲述建馆的初心、分享筹建过程中动情地说道。

一位惠安游客感慨道:现在能看到这些东西非常不容易,看到这些东西觉得很亲切,这些老物件很难找到。特别是那些农家器具老物件折射出的时光记忆,以及所展现出特有的惠女精神令我特别感动,受益匪浅。

据介绍,惠安县民俗文化展览馆又称“惠安民俗馆”,2023年由惠安籍陈木春先生与惠安县薯花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合作创建,于2024年11月入选为福建省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展览馆设有“记忆惠安”、“惠女精神”、“惠女服饰”、“红色惠安”、“惠安工匠”五大展区,并“实物+情景”复活时光记忆。

在“记忆惠安”展区,主要陈列有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具,有犁、风鼓、石磨等传统农具,也有摇篮、斗笠、马灯、棕蓑衣……等传统生活用具,并在馆内布设有药店、布店、理发店等小展厅,利用其藏品所展现出来的农家民俗史实作为丰富的实物教育资源对游客们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

在“惠女精神”展区,以“万女锁蛟龙”、“八女跨海征荒岛”、“大岞哨所女民兵”、“天下第一奇庙守护人”、“荒滩变绿洲”等惠安女的先进事迹为传统教育题材进行布展,以展示惠安女性的群体风采,让游客们了解惠安女的精神实质和本色。

“惠女服饰”展区中,在福建民俗文化中,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要数惠安女子身着的服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解放初留传至今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东妇女的奇特服装特征。

在“红色惠安”展区,主要围绕“惠安暴动”的革命先烈事迹为传统教育题材,通过连环书画和情景再造的形式,图文并茂的介绍惠安革命先烈事迹,让游客们透过战争的硝烟,了解那段血色凝重的过往,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在“惠安工匠”展区,精选近现代多位名家作品,多方位展现惠安木雕、石雕、影雕的精髓和独特魅力,以及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如红砖古厝“皇宫起”的营造智慧,让参观者触摸和领略“石上春秋,木里乾坤”“以厝为韵,以刀为笔”的千年匠魂,弘扬闽南传统工艺,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该展品众多,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从古至今惠安女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和历史的巨变。

一支錾子绘制出“世界石雕之都”,一支灰匙抹出来 “中国建筑之乡”,一把尺子丈量了全国校服之冠。(陈晶晶)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