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4月16日,“东方彩虹”轮顺利靠泊泉州港石湖作业区,随后装载泉州生产的纺织原料、日用品共255标箱前往越南、泰国,标志着泉州港又一条直达东南亚外贸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进一步丰富泉州港外贸物流通道,助力泉州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
图为泉州港石湖作业区 黄纲 摄
新航线开通,内陆进出口提速增效
此次开通的直达航线,将显著缩短泉州及周边地区、江西等内陆腹地的货物进出口时间成本。以往需通过中转的货物,如今可直接从泉州港运抵越南、泰国,全程物流效率提升约30%,为企业降低了跨境贸易的综合成本。某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新航线让我们告别了‘绕路’烦恼,物流成本降了,订单交付更快了,客户满意度自然更高了。”
图为航线首航装卸仪式现场 黄纲 摄
融入“丝路海运”,拓展全球布局
泉州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新航线深化与东南亚的贸易联通。目前,泉州港已开通通达菲律宾、印尼、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集装箱航线,并运营南非、印度等流向的散杂货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多式联运网络。泉州市港口发展中心主任指出:“新航线是泉州港构建‘丝路海运’枢纽的重要一环,未来还将加密东南亚航线,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政策红利
为保障航线高效运行,泉州市协同海关、海事等部门,推出“一站式”通关服务,压缩船舶待港时间,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同时,落实港口惠企政策,对经泉州港进出口的企业给予物流补贴,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某物流企业代表感慨:“政府的服务越来越贴心,现在走泉州港不仅航线多,成本也更划算。”
区域协同联动,共建物流大通道
新航线强化了泉州港与江西等内陆腹地的产业协作。依托“海铁联运”“公水联运”模式,内陆地区的陶瓷、服装、机械等货物可经泉州港快速出海,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橡胶等商品也能高效进入内陆市场。泉州市物流协会负责人表示:“这种‘港口+内陆’的协同机制,将推动闽赣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一体化发展。”
随着RCEP协定深化实施,泉州港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泉州市将以此次航线开通为契机,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力争三年内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据了解,泉州港将以‘丝路海运’为纽带,打造东南沿海的国际物流枢纽,让“泉州制造”更便捷地走向世界。
随着新航线的扬帆起航,泉州港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全球贸易新浪潮。(朱璇 黄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