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业界专家聚厦共探园林行业未来突围之路

2025-04-14 18:42:58 来源:改革网 林冰冰

改革网讯 园林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深度转型的关键窗口期。412日,“破界·智生——2025园林突围之路发展对话”活动在厦门市海沧区金沙书院举行。来自高校、企业、政府机构的代表与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园林行业的“困”与“变”,探风景园林行业在当下时代变局中的突围方向。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已从高速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深刻转型。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新时代的园林行业,必须跳出单一造景、美化的范式,构建生态大脑与数字筋骨相融合的新范式,实现从绿色装饰走向生态韧性、智能运营。”他提出“三重期待”——一是构建融合多学科的学科体系,二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行业逻辑,三是形成有机协作的创新共同体。他强调,生态城市建设要注重城市绿地的功能性与自适应能力,而非仅停留在视觉层面。

在对话中,嘉宾普遍认为,园林行业要实现“破界重生”,必须在理念、模式、技术和机制四个层面实现深度重构。

理念上,要从“造绿造景”转向“系统治理”。福建艺景生态建设集团创始人练香莲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园林行业将面临四大转向:从绿化需求向生态系统供给转变,从建设主导向运营导向演进,从人工依赖向数字智能过渡,从城市市场向乡村、文旅、康养等多场景拓展。“我们已不再将绿地视为静态作品,而是有生命、有管理、有成长能力的系统。”

模式上,要从“工程导向”转向“运营导向”。在海沧,园林空间正成为生活场景和产业空间的交汇点。厦门海沧城建集团董事长褚丹霞介绍,海沧城建近年来以“城见”公共品牌为载体,将绿地与文化、康养、儿童友好等功能融合,推动绿地从“消耗资金”向“可持续运营”转变,形成生态与经济兼得的良性循环。

技术上,要从“人工驱动”转向“智能赋能”。AINext继来之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经理吴子能介绍,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AI正深度介入园林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我们在用AIGC生成设计方案,也在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植物养护路径、监测土壤湿度、调控灌溉系统。”他认为,AI不仅提高了效率,更有助于建立“自学习”的景观系统,让园林空间具备自感知、自调节、自更新的能力。

机制上,要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创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忠杰提出,园林行业未来必须走向融合化发展。他所提出的“五高”方向——高品质民生、高效能发展、高水平治理、高活力城市、高魅力文化供给,为行业构建了系统性发展框架。“我们不能只关注绿地‘长得好不好’,还要关心市民‘用得好不好’,城市‘活得好不好’。”

在“青年对话”环节中,多位年轻设计师分享了他们在城市微更新、社区共建、乡村活化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他们认为,突围不仅是企业与政策层面的“大动作”,也可以从一个街角公园、一条老街更新开始。“让每一平米空间都有温度,每一寸绿地都被善用”,是他们对园林价值的真实理解。

本次活动由福建农林大学指导,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主办,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厦门校友会、厦门市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厦门海沧城建园林有限公司、福建艺景生态建设集团承办,厦门金沙书院、福建省文化艺术促进会、福建省乡村休闲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林冰冰)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