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厦门市湖里区成功上榜,位列第58名。这一排名是对湖里区创新能力的综合肯定,其背后是一系列扎实的创新发展举措和显著成果。
此次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对全国除直辖市、国家级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的地级市市辖区创新能力开展了全面评价。
在创新发展进程中,“科创湖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企业培育方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成长型企业分别新增72家、35家、60家。同时,湖里区积极实施多项支持政策,如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政策16条、制造业和软件业倍增13条、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4条、航空维修业发展6条,安排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政策资金超1.7亿元。在项目建设与引进上,生成25个“智改数转”项目,支持27个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立项,引进38个科创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1亿元。
在创新平台搭建上,湖里区成果斐然。成立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设立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中心,嘉庚实验室科创产业加速器、华中科大智能感知与工程实验室建成运营,京东方聚智科创中心落地。设立全市首个立足产业集群的“芯质驿站”,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增至21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增至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7家。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人才保障方面,湖里区加强人才住房和子女教育等保障,成功引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1名。并且,投用全国首个“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
在产业发展成果上,投用全国首个“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7.6%,位居全市第一,累计专利授权量达1.2万个。
此外,湖里区在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上精准发力。聚焦“精准化”,精准把握各行业特点,工业、软件业的增量奖励依据不同指标计算综合经济贡献增量并给予奖励,全面鼓励企业发展。紧扣“降成本”,围绕工业企业运营的关键成本环节推出多项补助和补贴政策,从多维度为企业提供成本支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瞄准“促转型”,一方面鼓励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加大补贴力度并提供免费培训名额;另一方面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给予“小巨人”企业50万元的区级奖励,着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
未来,湖里区将继续朝着打造科创功能突出、科创产业活跃的创新城区迈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林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