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3月26日,俄罗斯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双区”联动合作交流推介会在厦门海上世界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共享空间圆满举行。活动聚焦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通过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深化产业对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向企业化、产业化纵深发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何东宁与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主任安德烈·朱拉夫列夫共同强调,此次合作将聚焦IT、电子、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变革注入“金砖动能”。
合作交流推介会现场
此次合作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中俄两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的实践深化。厦门自贸片区凭借发达的港口网络、数字化经济体系及国际化营商环境,与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的科研实力、工业资源形成互补。何东宁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双区联动是金砖机制下的破题创新,通过规则对接与标准互认,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俄罗斯代表安德烈·朱拉夫列夫高度赞赏厦门自贸片区的“法商融合”服务体系,认为双方在IT、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将为金砖产业链协同发展树立标杆。
活动现场
双区联动打通能源、人才、资本等核心要素的流通壁垒。俄罗斯丰富的低成本能源与厦门的高素质数字技术人才形成“双向补给”,企业可灵活调配两地资源,实现全球成本最优配置。依托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与加密航线,物流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强化两地产业链协同效应。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代表表示,资源要素的跨境共享将推动区域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
签约现场
推介会现场,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与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厦门海关、市工信局、市贸促会、火炬管委会、湖里区政府等十余家单位领导见证签约。协议明确,双方将在技术联合研发、数字贸易、低碳产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厦门市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此举标志着双区联动迈入机制化、长效化新阶段,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提供可复制的“厦门样本”。
此次推介会彰显了金砖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未来,厦门自贸片区与俄罗斯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将以技术共研、规则共建为支点,打造跨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国际标杆,为全球产业变革提供更具活力的“金砖方案”。(王帅)